耶律乙辛静静地坐在御榻上,目光平静的看着前方
枪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密集仿佛鞭炮一般,砰砰砰响个不停
一个时辰前,要塞的外墙被摧毁宋军如潮水般涌进要塞中在宋军的主力面前,耶律乙辛身边最后的精锐完全没有抗衡之力
投入大量资源的防御体系,如同纸糊的灯笼被轻易的突破
此刻守护他的宿卫大概只剩千余人了,正借助着要塞内部的地势,拼死抵挡着宋军的冲锋
轰轰轰,短促而微微发闷的声音,是宋军虎蹲炮在咆哮
炮声响过,猛然间就是一静待枪声再响起时,已然又近了许多
耶律乙辛闭了闭眼,忠于他的士兵,此刻又少了许多
一名将领撞了进来,头上正有鲜血流下血水遮住了眼睛,他用袖子抹了一下脸,顿时满脸的血污,差点让人认不出他的身份
他急切的说,“陛下,前面已经挡不住了还请陛下移驾!”
大辽皇帝安坐不动,“朕之前已经说过了,朕不会走的!走吧快点走吧”他对自己信重的将军说,“宋军要抓的只是朕,你们还有机会离开”
将军重重地磕了几个头,“陛下不走,臣如何能走今日,臣请为陛下效死于此”
大部分军队已经被耶律乙辛安排突围了——就在外墙被突破之后残存的大臣一部分跟随军队突围,剩下的一部分则纷纷自尽
或许还有一些已经准备投降宋人,耶律乙辛不打算再计较也许那不是什么好选择,但契丹人又能多存活一点下来
将军离开了
耶律乙辛闭起了眼睛
没有了视觉的干扰,外面战斗的声音更加清晰,而空气中油料的味道也变得浓烈起来
“点火吧”耶律乙辛平静的下令
“陛下”回应的声音犹犹豫豫
“还不点火!”耶律乙辛呵斥,“难道要让朕受辱于章惇?”
“臣,臣遵旨”慌慌张张的脚步过去,就是呼的一声,热风迎面而来
火起了
一生走马灯般莫名的在脑海中略过
童年时,家里穷得只剩几十只羊就连放牧都被排挤到水草最恶劣的地方但耶律乙辛凭借他的,还有一点点的运气,最终得到了先帝的关注由此一步步爬到了大辽国的巅峰最后,甚至杀了太子、皇后、乃至皇帝,篡逆为君
除了最后的结局,这一生,已经足够圆满
昔年赶着羸瘦的羊群,望着河对岸丰美的草原,那时候只想着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上好牧场,做梦也没想过能够成为一国之君
火焰舔舐着屋顶,梁柱噼噼啪啪的呻吟着热浪滚滚而来,浓烟渐渐弥漫在眼前
耶律乙辛并不后悔,不论是篡位,还是宋军对抗到底
如果宋军能允许大辽存续,他不介意低一低头但宋军要赶尽杀绝,他宁死也不会俯首
空气燥热起来,死亡已经在眼前,耶律乙辛心中越发平静
皇帝都做过了,儿孙也有了去处,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遗憾了
火焰涌了上来
衣服最先开始燃烧,皮肤须发也跟着燃烧起来
耶律乙辛一动不动,任凭火焰将自己淹没
……………………
“可惜了”
听闻耶律乙辛效商纣自焚鹿台,章惇叹息着
率师伐国,执其君长于前
至高的荣光近在眼前,却错手而过
对此,章惇觉得很是遗憾
不过,世间事本难十全十美相比起收复幽燕,区区一耶律乙辛又何足为道?
“好生收敛,厚葬之”章惇吩咐下去,自有人将大辽之主的尸身装入棺椁
章惇驱动坐骑,缓缓前行
道路两侧,禁军持枪而立,威风凛凛,而辽国军民纷纷低头俯首,不敢直视
开战仅仅一月,章惇便横扫幽燕,歼敌十万,逼迫辽国国主自尽,尽收燕山以南功业之隆,建国以来未曾有
章惇高居马上,目不斜视
前方城门深邃,宛如隧道,厚重的城墙不愧大辽第一要塞的名号如此要塞,却没有守住三日
开战前,他就认定毕生功业在此一战,却不曾想,胜利来得如此轻易
蹄铁敲击着石板,清脆的蹄声在门洞中回响
当章惇带着他的大纛进入城中
欢呼声从城头,从城内,从城外连绵响起,连天接地,响遏行云
章惇进驻析津府要塞,在已为白地的行宫旁住下
接见降服的辽臣,接见本地士民的代表,审阅析津府的防务,安排下一步的进军规划,还有从东京城送来等待他批阅的公务
诸多事务还等着章惇去处理,但章惇现在要做的,却是庆功宴
拿下了析津府,是一个重要标志当年太宗就在此折戟沉沙,百多年来,官军再没有涉足过此处,直至今日
十数万功臣的代表,等待他的褒奖
“好生安排不要出岔子”章惇吩咐下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