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跪下,以头磕地
不久前,就在周彻从河东回雒京的那个夜晚
他曾和面前的年轻人针锋相对,一度以三公门人的身份,逼得对方要血溅三公门
而今日,对方坐堂御府,已无限接近于九卿之尊……
“王管家为何如此?”徐岩过来扶他
“以往是我不晓事,冲撞徐公!”
王福抬头,老脸上满是央求之色:“我家主人失势在即,但今夜也还算三公,望徐公不计前嫌,前往庇护搭救!”
徐岩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
“起来!”他将对方扶起:“职责所在”
徐岩回头喊道:“集五班衙役,随我去司空府”
“是!”
王谏则去魏仲文求援
魏仲文当场答应,并立即下达命令,调拨衙役、武差前往王宸府
“多谢魏公!”
王谏答谢,告辞而去
其人行至门口,一直盯着他背影的魏仲文开口:“王公子且慢”
“魏公是有什么要教我的吗?”王谏转身,全无以往的傲然姿态
“来人,备车”
魏仲文披上外袍,道:“已是深夜,外面不太平,我亲自送你回去”
王谏一怔,随即躬身拜倒:“魏公!”
“走吧!”
路上,武差开道,衙役随行,拱着一车前行
道路暗处,有匆匆赶来的潜行武人
“要下手吗?”一人问道
“河南尹与他同行,如何下得了手?”
江撼龙叹气,道:“回去吧”
“终是晚了一一步”身旁人道
一阵沉默后,江撼龙摇头:“是王公反应太快了”
周明回来第一时间便安排好了,可在这个时间点,王谏已经出发
等江撼龙等人急切赶来时……
司空府外,徐岩的人手抵达之前,几队绣衣使者出现
为首一人走到门前时,将佩刀解下,抛向一旁:“替我拿着”
“是!”
屋内,王宸正沉神写着
以笔沾砚时,才发现墨已耗尽
他将笔搁下,正待亲自拿研墨
旁边悄无声息伸出一只手,将砚台移过来:“我替王公来吧”
王宸看了来人一眼,笑了:“有劳杨指挥使了”
他望着杨大许久,一叹:“陛下终是陛下”
“王公似乎心头有感?”杨大一边研墨一边问:“方便说吗?”
“到了如今,在杨指挥使面前,还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呢?”王宸毫不在意:“陛下料知我今夜有难,我却不能料知陛下会差人来解难”
“君是君,臣终究是臣”
“哈哈哈”杨大大笑:“陛下历来说王公智长谋深,他听到您这话,一定会开心的”
“那就有劳杨指挥使美言了”
王宸继续写着
他要写的东西很多、很长
这些,是将失三公的他,留下的最大价值
也是他今夜危机之所在
未久,徐岩、魏仲文等人都到了
没有人出言打扰,而是安静护着他,直到天明
——天明,大殿,朝议
王宸依旧安三公席,领座百官
“诸官奏事!”
随着张辩尖锐的嗓子一喊,卢晃、徐岩先后出列,奏陈并州粮案
以往粮案,从地方上来说,往往是一库或一县一郡犯案;而并州粮案,是整个并州,上到州府、下至县乡仓储
从形式上而言,有的地方是官员监守自盗、有的是大户偷粮藏粮、有的是藏匿田亩、极少数官商一块勾结,在秤砣和案牍记录上做手脚,腐蚀蒙蔽中枢
并州很好,全部包圆了
等两人将诸地、诸事、涉及诸人全部述说一遍,大半个时辰都要过去了
满殿重臣,悉数沉默
介于并州的特殊地域和状况,聪明人都知道里面猫腻不少
以往只是不上称罢了……
御史中丞走出:“臣失职!”
“此番要处置的人太多,你这失职之罪,还是暂且按下吧”
天子一挥袖袍
御史中丞既惭愧又庆幸,默然退回
“儿臣有事启奏!”
已赶回的周彻出列,直接将重磅甩下:“并州众人,官员以太原郡守杨松为首、大户以太原王氏为首,见事败生怒,意图戕害使者李鹤、马逾韩二人”
“聚众千余人,持刀枪弓弩,辅以火攻,围儿臣与李、马二人落榻之甄氏酒楼”
“儿臣现身后,彼辈尤叛心坚定,挥众攻之”
“幸得府内甲士与绣衣使者死战相护,中郎将秦度率军驰援及时,儿臣方得幸免归京,来见父皇”
此言一出,朝堂骇然
能站在这大殿中的,都是帝国权力顶端的一批人,无不耳聪目明,眼线遍布
加之彼此都有站队和派系,消息共享
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