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6章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大汉朝过去两百八十三年的读书人都是辣鸡

第56章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大汉朝过去两百八十三年的读书人都是辣鸡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章,不值得流传于世?”
    李素摇摇头:“文笔华美,辞藻不凡,于洞悉君子、明心见性亦大有裨益,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若是太平年代,这些文章自然可以牧民养性,于此将乱之世,却与天下无益当今天下,雕印之法初创,可以传播的著述数量有限文人要为天下人谋利,哪怕是著述帝王之术,尚且不足,唯有圣人之术,方才配被传播天下”
    蔡邕肃然一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言倒是精微奥义,颇得我心,若非早知李别驾有说服单于之能,是身负朝廷使命的君子,换别人作此大言,蔡某早已逐客了那你倒是说说,何等著述才能入你法眼?圣人之术,不嫌口气太大了么”
    李素双手一摊,折了院中一根柳枝,蘸着池水在旁边地上随便划了几道:“很简单,蔡公,您的文章虽然当世知名,但恐怕也不敢说天下第一吧?我列你为当世前三,你以为是否公允?”
    蔡邕正色回答:“能列入天下前三,已经是过誉了,茂安公、子干兄,才学文章皆不在我之下其余当世大贤,一时不能尽举”
    李素:“那便好,可你纵然是文章天下第一,也不过是这二三十年里,整个天下的第一,这样的人,全天下每隔几十年总会有一个的,死了旧的第一定然又有新的第一顶上来,又有什么稀罕?
    圣人之术,必须是普天之下,若无其人则阙如孔孟定百世之治道,而后三百余年,方有公孙弘、董仲舒为武帝所用,补孔孟不能为当时之世所用的弊困,解天下正统之困局
    董仲舒而后,至今又已三百年当初公孙弘、董仲舒迎合武帝、牵强那些天人感应、灾异谶纬之术,伪托成孔孟之道,如今已成尾大不掉、反噬汉室之物如同手执利刃,授人以柄,不足以再回答‘大汉为何配享万万世之天下,刘姓为何配做万万世之天子’
    我也曾钻研董仲舒窃韩商而伪称孔孟之术,却为此后三百年,天下居然再无一人能与时俱进,再次改良圣人术,而为天下读书人惋惜——所以,蔡公请勿动怒,我不是针对您”
    是过去三百年整个天下的读书人,在更新统治哲学底层理论方面,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文化建树当今天下第一又如何?谁说天下第一就不能是废物了?
    在圣人这种几百年一出的存在面前,每一个时间段的天下第一,也能是废物
    无非是这个时代文化人水平普遍都烂,矮个里拔高个,相对最高的那个总能做天下第一的
    蔡邕听李素说到这儿,几乎要被李素的狂妄震惊到目瞪口呆
    “李别驾出此惊世大言,莫非以为你自己能当全天下三百年一出的圣人?呵,请试言之!”蔡邕已经到了看热闹的心态,反而不想戳穿对方了,给了李素一个解释的机会
    李素用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孟子姿态,当仁不让地说:
    “好,我便先说说我对公孙弘、董仲舒当年提出‘天人感应’、‘灾异应对’之说的真实原因、以及此论为何随着时移世易而不再适用、弊端重重亟待修改,阐明一二蔡公若是觉得我所言无理,可以随时反驳”
    随后,李素便娓娓说出一番宏论
    没办法,他上辈子读外交学院的时候,有一门必修课,就是研究“古往今来一切朝代和国家,他们凭什么统治人民,他的正统性,或者说合法性来源是什么”
    因为不修这门课,你就没法在驳斥不怀好意的记者提问时,言之凿凿活用一切“自古以来”的论据了
    只可惜,上辈子李素没本事当外交发言人,这门课学到的东西,也被当成屠龙之技雪藏多年,当谈判专家时也一直用不上
    今天却要沦落到来帮忙论证“姓刘的凭什么做万万世江山”这种粗鄙而毫无技术含量的问题,为他自己谋取一笔暴利了
    不过,说归说,他就算说了,也不一定能改变历史进程,最终决定天下归属的终究是武力,圣人这种东西,终究只是牧化人心向背用的
    3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