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赌上一局天听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赌上一局天听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朱瀚失笑:“你太看得起朝廷那一张‘盛’字了,朱标的‘势’看似光鲜,实则刚立根基。一棵嫩竹,风过便折,齐王不是没眼光之人,他这是趁着竹尚柔时下刀。”
    话至此处,朱瀚缓缓站起,踱至庭中,仰头看天。
    六月初三,天干气躁,阳光未出,暑意已生。
    朱瀚负手长立,忽而笑问:“你可记得,今年宫中最热闹的日子是哪一日?”
    沈镇一怔,答道:“七月初一,万寿节。”
    “不错。”朱瀚点头,似是自语。
    “届时百官齐集,天下贡使朝贺,东宫讲士诸人皆有机会献策……这便是我等的舞台。”
    沈镇瞬间明了,沉声应道:“属下即刻布置。”
    朱瀚却转身看他:“不急,先让程启宣与那些‘讲生’们,再多搅几日。我要他们讲的不是学问,而是人心。”
    此时,东宫讲堂内,程启宣已率讲生数十人,进入新一轮“辩道”。
    这一次,不再是纸上空论,而是命题实议——《若为太子,当以何策定天下学制》。
    台下坐满了来自国子监、太学、北直隶各州府荐举而来的青年才俊,亦有年过五旬之士混迹其中。
    他们眼神明亮,语锋锋利,人人皆欲以言定策。
    朱标今日未现身,却暗中屏风后听讲。
    一名身着儒服的少年起身,年不过十七,唇角尚稚气未脱,却一开口,便使满堂寂然。
    “学制者,国之根也。天下人若不知为何而学,何以育才?臣以为,东宫应立‘四经五策’为纲,舍浮词华语,专取实事讲论。”
    “好。”台下不少人轻声赞叹。
    少年复又抬眼,扫视四周,道:“若天下士子皆向东宫讲学,试问齐王所设讲府,又置于何地?”
    此言一出,顿时有讲生拱手接话:“柳礼前日之言,便称‘讲道不分高下’,此言虽善,实则模糊了权柄归属。讲为官用,学为治事,若不归太子统摄,岂非人人可为国师?”
    “正是!”
    “那便请太子殿下裁断此道。”
    少年猛地向屏风方向拱手一拜,声如洪钟,“学制之议,岂容再拖!”
    一时之间,众生皆动,纷纷应和,讲堂之声如潮。
    屏风后,朱标眉头微蹙,目光凝重:“这人是……”
    林士澄俯耳低声道:“陈希文,武清出身,十四中进国子监,曾败齐王招揽,誓不入其府。”
    朱标微顿,目光一沉:“好一个陈希文。”
    他沉吟片刻,缓缓起身,从侧门步出。
    讲堂内忽地一静,数十双目光瞬间聚焦朱标。
    他今日一袭银青朝服,神情不怒自威,却并未登台,只立于阶前,举手止声。
    “诸位所言,我皆听闻。”
    他缓步走下阶台,面向众人,“讲学非争位,而为求道。齐王设讲,若真怀公心,自可容世人评判。吾东宫,亦无意以势压人。”
    台下寂然。
    朱标目光扫过众人,复道:“但天下讲学之所,终须一归。若人人为师,谁人为生?所以——”
    他停顿一瞬,忽而转身,朝一旁林士澄轻声道:“拟旨,设‘大明学政考讲院’,直属东宫。凡愿为国效力者,皆可投策入选。”
    林士澄瞬间心头一震:“殿下,这是——收天下英才于一府之下?”
    朱标微笑:“齐王爱讲,我便给他一个真正的讲坛。”
    讲堂内人群瞬间如沸,青年士子们跃跃欲试,甚至有人当场跪下叩首:“愿献书百策,求殿下一览!”
    朱标微点头,却未多言,只令左右维持秩序,自转身而去。
    他步出讲堂之际,忽觉一人自廊下走来。
    那人身形高大,步履稳重,一袭玄青绣蟒袍,正是朱瀚。
    朱瀚似笑非笑:“你这一招,可算将齐王逼上了墙角。”
    朱标沉默少许,才低声道:“是他先动的。”
    “你既接下,那便做好落子。”
    朱瀚拍了拍他肩膀,语气低沉,“你要的是未来,而非眼前胜负。”
    朱标点头:“我明白。”
    朱瀚忽然凑近,语气转轻:“不过有件事,该由我来。”
    朱标一愣:“皇叔是说——”
    “齐王。”朱瀚直视前方,眸中冷芒闪动。
    “我要让他知道,藏在东宫背后的,不止是太子朱标,还有王爷朱瀚。”
    三日后,京中忽传异闻。
    永定门外,开坛讲道,群贤云集。
    短短一日,便引得数百人围观听讲。
    更惊人者,是朱瀚竟亲临其讲所之中,站在树荫之下,听完一整场演讲。
    当讲毕之际,他甚至拍手而赞:“讲者心明志正,声可传国。”
    此语一出,满京皆惊。
    暮色沉沉,长街人影渐散,唯永定门外那处“朝策讲所”依旧灯火通明。
    讲坛之上,少年陈希文正据案而论,声如洪钟,引得堂下听者如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