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64章:红薯

第64章:红薯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而后福洲商人陈振龙将红薯上报福建巡抚金学曾,表明此物耐寒耐旱,生熟皆可,功比五谷,甚至解决了福建灾荒,只是该红薯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在明朝末年传来,到了康熙年间才开始大肆传开,解决了粮荒问题
    想到此处魏昶君感叹,红薯根生植物,种植简单,中原地区春天和秋天皆可种植
    而且不需要高肥之地
    最主要是红薯能吃,红薯叶能蒸着吃煮着吃,红薯梗能炒着吃,红薯老梗可以喂猪喂鸡,可谓是全是宝
    “此酒楼真乃暴殄天物!”魏昶君感叹,该酒楼从南方购置红薯,居然只是为了让红薯熬一些米粥,增加甜味,好卖于达官贵人
    明朝末年真的是无解之局
    要红薯万历年间红薯就广泛福建了,但就是没推到中原
    天要明亡
    客栈前,徐白海,南道嬴,楚意,保庵录四人带着购买之物,铁匠来了,三两马车装的满满登登,甚至都在堵路了
    “此别以后,不知何能相见,兄台走好”客栈老板南成梁走出,抱拳
    其余几人回礼
    如今匪患变多,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得相见,时日漫长
    告别都是一种落寞
    “驾!”徐白海赶着马车一路上外出
    出城门时,还有衙役在检查
    “此乃莒州甲榜第一魏生员,吾也是考子,难道怀疑吾辈也是贼寇吗?”徐白海颇为皱眉,盯着衙役
    “大老爷们别怪小的们,同知的女婿惨遭匪患劫杀,就连他的小孙子也被害了,闹的人心惶惶,同知下了大命令”衙役一脸无奈
    “无妨,检查便是”魏昶君倒是平静,和蔼,让几人颇为感激
    检查片刻,几人主要检查兵刃,发现什么都没有便告罪放行
    “也不知道谁将学正害了,也怪学正,不安生呆在考场,非要违反明律回家”徐白海嘟囔
    “仗着自己有个高官岳父,胡作非为”楚意也摇着头
    魏昶君眯着眼,幸好他早早安排王旗杀了人就外出,避免被盯上,如今果然城内严查
    不过也用不了多久了
    十月之后,中原肆乱,到时候各种杀人劫财数不胜数,匪患成群结队,灾频如疾
    出城先路过寺庙夜读莒州八景之一的古钟寺庙,王旗和四人早就在等待了,他们也购置了各种糙米,甚至在马车下还藏着兵刃,几人身后还站着一些畏畏缩缩的少年
    “里正,这十几个少年是吾搜寻筛选,加入夜不收阳队,甚好”王旗悄声
    “善”魏昶君点头
    夜不收阳队很重要,作为先锋,需要时刻勘测敌人踪迹,搜寻敌人,厮杀
    “此乃吾下属王旗,蒙阴匪患多,他多率部灭匪”魏昶君介绍,又是一顿寒暄
    张岱也带着购置的骏马和小马驹而来,三波队伍彻底集合
    三辆马车,十六匹马,二十马驹子,狗子率十九个小乞丐,年均十四岁,王旗率十四个流民少年,年十七岁,加上四书生,队伍一行人近四十人,浩浩荡荡开始赶路
    离开寺庙,进入官道之后,王旗下令:“取兵刃!”
    民卫取出阔刀,其他人也拿着长矛,一个个骑马围绕队伍四周,来回巡逻
    其他书生不解,张岱习以为常:“山路偏远,匪患极多,流寇肆虐,没有悍将巡守,很容易被盯上”
    其他四书生这才感受到了莒州之外,下品之县竟如此混乱
    “大明朝何时变成如此乱象,洪武年间尚路不拾遗”徐白海感叹
    一路上遇庙住庙,遇驿站凭借官身住宿驿站,遇人家借宿给钱,赶路近五天,终于抵达蒙阴县
    县外敲锣打鼓声响起
    知县马爄,县丞赵蓐,蒙阴大户李,钱两家等数十人纷前来
    “昶君果然不凡,初试便一鸣惊人,不愧吾推选”知县马爄感叹
    “感谢大人荐举”魏昶君行礼,马爄微微退开
    因为秀才无需对知县以下行礼
    “明年乡试,吾可信心”马爄问道
    “不才,吾正想谋求蒙阴县一官半职,报于乡老”魏昶君明言
    县丞赵蓐眼神一亮,他早就厌恶了一县之地,只想回到青州,哪怕就进州学当一学正,负责教导生员,也好过在贫瘠之县,整日和庸俗百姓为体
    “兄可愿为县丞,兄若为县丞,必可同知县将此地治理井井有条”赵蓐主动开口,他正思索如何去青州
    魏昶君身份符合县丞啊
    莒州童试甲榜第一等
    提学官亲自赠玉佩夸赞
    而且他还有意愿主动进县衙
    青州户部必然为难,赵蓐思索,自己趁机告知户部愿让县丞,自己前往青州当一学正,突出自己的——让贤!
    “让贤”可谓是文人大气魄,若宣传的好,自己在青州也会获得关注
    家在青州,人脉也在青州,想到此处,赵蓐更加坚定决心,必须让出县丞
    魏昶君先是推辞,一个劲夸赞县衙众人,实际上他内心感叹,之前现代考古过赵蓐的坟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