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每年三季稻米产量可达四百万石,相当于明朝湖广产量的三成
控制此地之后,但取其二,留一与民,则可以既保障军需又防民变
而且此地不可谓不重要
昔日元军在白藤江惨败,便是因不谙水文环境,保庵录长子已经前往安定民心,当地百姓一旦意识到红袍军的公道,掌握澜沧,红河水系航行的一群人,自然会安心辅佐红袍军
更重要的是,如今泰西已经开始觊觎此地富饶资源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魏昶君之前便告诉过当代,他的计划,从来不是小富即安
红袍军要动手,就会对整个世界出手!
马六甲跳板,便是最重要的一环
他会下令李自成三年内训练完成,为将来夺取马六甲海峡储备人才
这些擅长红河激流航行的水手,便是日后对抗海上马车夫东印的奇兵
最后指向东南沿海,魏昶君再度开口
“张献忠......”
提到这个名字,魏昶君眯起眼睛,盘算了半晌
“负责舟山至琼州的海防,他那个义子李定国很不错”
是的,他最初便将这位昔日历史上赫赫有名之辈计算在最重要的一环
“李定国确实是个帅才”
启蒙部副总师楚意突然插话,而一众红袍军,民部,监察部官吏无不赞同
虽然迄今为止李定国都没有打出来什么亮眼的战绩,但凡是对这个年轻人有所了解的,都直知道此人心智之深,果断勇毅,兼具智慧,便是红袍军中对李定国的评价
魏昶君对他的了解甚至比这些红袍军总长,总师还要多
历史上他以两万疲兵破孔有德十万大军,七战七捷收复广西
若论水战,他在洞庭湖以火攻破清军水师,堪称奇才
平定黔滇,联明抗清,两蹶名王,宁死荒外
此人可堪大用!
魏昶君继续开口
“当用他的才能组建远洋舰队”
说完具体安排,他才终于转向青石子
“你刚才说要处置那些欺压百姓的权贵?”
青石子漠然点头,声音铿锵
“我愿亲自押送他们去边疆!让这些喝人血之辈也尝尝做牛马的滋味!”
魏昶君凝视这位和自己并肩走了十年之人
忽然想起十年前
那时他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底层百姓,青石子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道士
但现在,他们一路走来,终于开始改变这个世道
路上走失的人很多,莫柱峻,保庵录......可到底是有人和他一起坚持到底的
“好”
魏昶君罕见地露出一丝笑意
“记得我们当年在落石村发的誓吗?”
要改变这个该死的世道!
青石子眼中似乎永远只有纯粹和炽热,他和魏昶君是同一类人,不在乎自己的一切
洛水老道捋着白须,轻声叹道
“老朽活了六十载,这天下总算......变得有意思了”
会议持续到申时
散会后,官员们三三两两离开,低声议论着即将掀起的风暴
魏昶君独自站在殿门口,望着阴沉的天色
民部黄公辅没走,沉吟片刻,欲言又止
“说吧”
魏昶君头也不回
“里长,.魏总工,今日又去了民部,想要调任福建船政......”
魏昶君的眼神骤然冰冷
“备马,回府”
魏昶君的官宅位于西城绒线胡同,是前明一位侍郎的宅子
三进的院子,没有花园亭台,只在墙角种了几棵枣树
正房窗纸上映着昏黄的灯光,隐约能听到碗筷碰撞的声音
不算什么好房子,不过是个三品官吏的院子
他推开门,一股炖白菜的香气扑面而来
母亲程氏正端着汤盆从厨房出来,看见孩子顿时眉开眼笑
“回来了?正好吃饭”
方桌上摆着四菜一汤
清炒白菜,腌萝卜,豆腐炖小鱼,一碟花生米
中间是冒着热气的鸡蛋汤
妹妹魏染瑕正在盛饭,看见兄长连忙起身
“兄长,今日百姓送了条鱼来,我就和母亲炖了豆腐......”
魏昶君点点头,目光扫向角落里埋头看图纸的弟弟
“昶琅”
青年手一抖,图纸滑落在地
那是艘战船的设计图,船身标注着铁甲,蒸汽轮机等字样
“听说你想去福建?”
魏昶君坐下,夹了块豆腐
魏昶琅深吸了一口气,苦笑着开口
“登州的船坞还在扩建过程中,福建的船厂......”
魏昶君的筷子拍在桌上,震得汤碗晃了晃,全家人都僵住了
“你可以做官,但不能要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