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摔碎算盘,木珠滚落一地
魏昶君就静静的听着这群跟随红袍军一步一步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臣流泪的声音,这一刻,他终于起身,黑靴踏过满地狼藉
他先走到周愈才面前,拾起那方官印,轻轻放回他手中
“老周,记得咱第一次守蒙阴吗?”
魏昶君突然问
周愈才一怔
那时鞑子南下,周边城池府衙尽数坚壁清野,只顾自己,只有蒙阴坚持到最后
是周愈才带着所有官吏投了红袍军,那时候他知道这是造反,可他不在乎
“当时你说......”
魏昶君帮他系好官印绶带
“要是能换个公道,这条命算什么”
周愈才突然捂住脸,指缝渗出水光
魏昶君又转向马德彪,突然一拳打在他胸口旧伤处
“禹城平原下那一战,咱们有多少胜算?”
他盯着老部将的眼睛
“是你和弟兄们用命挡下鞑子占据山河”
马德彪浑身发抖,像头受伤的老狼
最后,魏昶君停在徐开山面前,捡起一枚算盘珠
“老徐,你造的火炮能打三里”
他把木珠弹向空中
“但西域的铁路,能让咱的子子孙孙,威名传三千里”
魏昶君弯腰捡起,轻轻掸了掸灰
“三日后,我弟弟魏昶琅将启程前往北海”
他平静地说
“那里比奴儿干更冷,比哈密更荒,但他会带着保庵录的意志,建城、开矿、通商”
满堂死寂
“你们问我为什么?”
魏昶君的声音突然提高
“因为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红袍军流的血,不是为了再造一个朱明!”
他猛地展开手中的名册:“这上面有三百二十七人,有你们的子孙,也有我的弟弟他们不去,难道要让百姓的儿子去?”
烛火啪地爆响
老臣们呆住了
他们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
眼前这个人,可能是几千年来,唯一一个夺得天下后
不称帝
不分封
甚至不给自己留退路的人
御史突然想起多年前,魏昶君在军帐中对他说过的话
“若有一日我变了,你们就用这把刀杀了我”
当时他以为那是豪言壮语
现在才明白,那是誓言
周愈才慢慢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
他弯腰,双手接过魏昶君递来的乌纱帽,戴回头上
“老臣......明白了”
千人卫老韩抹了把脸,突然大笑
“我那孙子要是死在西域,老子做鬼也抽他!”
人群渐渐散去
魏昶君独自站在大堂中央,望着北海的方向
他知道,从今天起
红袍军的血,真的会流遍天下
晨雾未散,京师北门外的官道上已站满了人
魏昶琅背着行囊,站在队伍最前列
他的行李简单得不像天工院总工,几件粗布衣、一包干粮、一卷《北海开拓纪要》,还有一把天工院留下的铜尺
母亲程氏攥着他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琅儿,再带件棉衣吧,北海的风......”
“娘,够了”
魏昶琅笑着拍拍行囊
“保庵录前辈能在北海建城,儿子难道还会冻死?”
程氏还要说什么,魏昶君已走到身旁
程氏转身抓住长子的手臂
“昶君,你当真......”
魏昶君没有躲,任由母亲指甲掐进他的皮肉
他望着弟弟的背影,忽然想起十年前
那时魏昶琅才多大?
搬着粮食在院里跑,喊着兄长,明日还会不会出太阳?
那时候的弟弟妹妹,一辈子想的只是明日会不会有太阳,能不能吃饱饭,粮食会不会发霉
而现在,这个造出钢铁战舰的人,要带着最原始的铜尺去丈量北海的冻土
愧疚吗?
当然
他似乎还记得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弟弟妹妹围着自己的景象
两个小小的人儿自己肚子里空荡荡的,还将那些糙米野菜熬煮的水留给了兄长
可是现在,自己要让他去开拓边疆
但他只是轻轻掰开母亲的手
“娘,魏家人选了这条路”
声音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个定理
身后,昨日还闹着辞官的老臣们鸦雀无声
御史盯着魏昶琅磨破的靴子,又想起自己那套崭新的皮甲,那是他偷偷塞给孙子的
千人卫老韩的独臂按在刀柄上,青筋暴起
他孙子此刻应该正躲在队伍最后哭,而这个年轻人却站在风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