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凝玉不再留意那个方向
她很快出府,登上已经备好的马车,便去了君子台与万意安姜婉音她们汇合
据说今日诗会集结了许多才俊,万意安非要拉着她过来看
……
如今是谢府各院用早膳的时辰,丫鬟们捧着食盒的脚步声在抄手游廊里此起彼伏,透着几分晨起的热闹
谢凌却比寻常时候起得更早,天刚蒙蒙亮已换妥月白锦袍,踏着露水,便径直往荣安堂去给祖母请安
他到来的时候,杨嬷嬷吓了一跳,便忙将他往里面请
谢凌掀帘而入时,谢老太太正斜倚在铺着石青软缎褥子的罗汉榻上,手里捻着串紫檀佛珠,晨光透过窗棂落在她银白的鬓发上
祖母好像更老了
谢凌撩起衣摆,跪下
“祖母”
谢老太太见到他这个宝贝金孙,激动地紧攥佛珠,“你……你怎么从南京回来了?竟连个信儿都不捎!何时到的府?可有人去城门那接你?”
谢凌平静垂目
“孙儿是昨儿子夜到的”
榻边正指挥小丫鬟摆食案的杨嬷嬷,此刻早把银箸往碟子里一搁,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几步凑到门口扬声吩咐:“快!再去小厨房取副新的象牙箸和霁蓝釉碗来”
她回头又笑着进了主屋
“老太太,您瞧瞧,大公子这不是好好回来了?定是记挂着您,才急着赶路呢”
谢老太太脸上的笑意还没漾开,眉头已紧紧蹙起,方才的激动褪去,只剩下满眼忧色,“你在江南奉旨丈量土地,正是要紧时候,怎么说回就回了?这般擅离职守,若是惊动了陛下,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她话太急,以至于咳嗽起来,杨嬷嬷帮她顺气
谢凌眸光温和下去,“孙儿并非擅离职守江南的账册已核完七成,余下的交与副手便可,向大人给孙儿批了事假此次回京,二来也是将丈量土地的成果呈递户部”
“祖母病重,孙儿这几月却不能在祖母身边敬孝,不能在您跟前晨昏定省,反倒让您牵肠挂肚,孙儿于心有愧”
谢老太太望着榻下的端正身影,心疼不已
“有瑶儿细心照料,我这身子骨哪还有大碍?快,地上凉,仔细着了寒,快扶大公子起来”
谢凌起了身
见到老夫人提起许清瑶来,谢凌不着痕迹地拧了下眉
杨嬷嬷这时已捧着新取的碗筷回来,“大公子心里最记挂着老夫人瞧大公子这一路风尘,定是没好生歇着,公子快过来用些粥,小厨房炖了燕窝莲子,正好给少爷补补”
于是祖孙二人便开始用膳
谢老太太实在念着孙儿,用完膳后,便拉着谢凌说了许多的话
除了说这几月来府里的家事,又问起他在南京那边的生活状况但老夫人说得更多的却是许家小姐许清瑶有多么多么的好
而听这些,谢凌耳朵都快要生茧子了
他拧了眉,心里冒出点儿烦躁的不耐烦,旋即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锋,将老太太的话头引向了别处
谢老太太叹了口气,“你离家后,你的弟弟妹妹们都挂念着你,你回来的这几日,抽空去指导下书儿的文章”
“他们可都见着你了?”
谢凌摇头
服侍老太太喝药的空暇,谢凌忽然便想起了清晨他站在假山上朝回廊看见的一幕
他在南京时时刻刻都挂念着她
可她却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过得好
见她和丫鬟笑语欢声地说话,谢凌远远地看着
她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美得如同一幅精工美人画
很奇怪,明明积累了两月的怒火,明明梦里回回都想攥住她递来热茶的那只手,可待见到她那在游廊上的侧脸后,谢凌却意外的平静
那是一种近乡情怯的心情
她既然没发现他,谢凌也没上前打扰,而是忍着怒火站在古木下,目光牢牢地锁住她不动
待察觉到他的目光,她的身影不动了,而是轻轻掀起卷睫,回过眸,远远地望着这边
在她看过来的那瞬间,谢凌的身影退了一步,隐在了假山之后
片刻后,他又站在了古木下
却见春绿取了一嫩绿披帛罩在了她的身上,扶着她绕去了别的游廊,去了那石径处
直到那身影消失到了再也看不见的角落后
谢凌收回了目光,转身离去
……
谢宜温刚用完莲子羹,得知男人回来了之后,心里吃了一惊
堂兄不是在江南忙着推行国策么?大大小小的事情哪里不需要他过目处理?眼下这才四月初,怎么竟会突然回京?
谢宜温心里闪过了许多个猜想
到最后,她却渐渐定下了心
说实话,她并不能明白,大堂兄究竟是如何对表妹生出感情来的
大堂兄一年里,和表妹说过的话,用十根手指头都能算得清楚
谢宜温知道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堂兄回京这一日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