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厚炜知道,给王守仁升的太快不是好事,反而会毁了他。
人生道路中,总要遇到一些坎坷,才能帮助他更好的发扬他的心学学问。
朱厚炜回到昌平蔚王府,才抵达府邸没多久,正和徐光菡闲聊,旋即就见秀宜走来,对朱厚炜道:“王爷,宫里面来人啦。”
朱厚炜嗯了一声,背着手朝前院走去。
看到刘瑾后,朱厚炜有些意外,问道:“有什么事?”
刘瑾微微笑道:“蔚王殿下,太子殿下让老奴给你送来五万两银子,他说您若办报少不了前期的花销。”
朱厚炜沉默片刻,问刘瑾道:“内帑还有多少钱?”
刘瑾:“这……”
“说啊。”朱厚炜质问。
刘瑾道:“回殿下,这是内帑最后的五万两银子了……不过您莫要担忧,老奴会替太子殿下分忧的。”
朱厚炜盯着他,问道:“怎么分忧?继续拿皇庄侵占周边百姓的土地吗?”
“地方百姓已经将你骂的狗血淋头,你还敢做?”
刘瑾垂下脑袋,轻声道:“为殿下分忧,这是老奴的职责。”
“外廷文官也在弹劾你,你现在又要去找百姓的麻烦,若有朝一日,当舆论大到本王都保不了你了,你会被文官们千刀万剐,你想过吗?”
刘瑾点头道:“老奴想过。”
朱厚炜看了他一眼,道:“将银子拿回去,送回内帑,钱省着点花。”
“我暂时不需要那么多钱,去告诉大哥,等我没钱的时候我在问他要。”
刘瑾心里万分感动,眼眶有些红润,说实话,他只是一名没卵子的太监阉人,但蔚王是真将他当人一样看待。
若非不然,他也不会让刘瑾收手不要再去做祸害百姓的事。
这些事不是刘瑾想不做就能不做的,内帑需要钱,怎么弄?只有他去弄,别人都说他刘瑾只会谄媚讨好太子,可没有人知道刘瑾的难处。
但蔚王知道。
“多谢殿下,老奴这就带着钱回去复命。”
“嗯,去吧。”
“老奴告退。”
……
大哥对自己的好,不必多提,宫内已经没钱了,大哥听闻自己要办报社,依旧全力支持。
想要掌控话语权,报社必须要兴办,他背着手缓缓来到风雪亭内。
北平已经入秋,湖面两侧不断有枯叶落入湖水中。
徐光菡坐在风雪亭的石凳上吃着水果。
“办报社?”
徐光菡有些意外的问道:“什么是报社?”
朱厚炜将自己的构想告诉了徐光菡,徐光菡脸色不由有些震惊,脱口道:“相公要让皇帝掌控的舆论权大于文官至上?”
徐光菡何等聪慧,朱厚炜将他的构想说出来后,徐光菡便立刻明白了自家相公要做什么。
“文官们会同意吗?”
朱厚炜摇头道:“肯定不会同意,不过他们可不是人人都像你,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报社已经建成了。”
“嗯。”
徐光菡道:“我给相公想一想前期该怎么组建,印刷工坊、纸张供应、报纸排版内容等等我都给相公好好想想。”
“但让谁来主持报社的日常,相公还需要去找几名心腹信得过的人。”
朱厚炜是大明蔚王,总不能因为这些事抛头露面。
朱厚炜也一直在思索,该让谁来主持报社的工作,报社关乎皇室未来的话语权,需要牢牢掌控在手里,那么用的人必须要是信得过的。
他想了很久,好像没找到任何人。
陈玉他们这些人不过只是朱厚炜的政治手下,不值得朱厚炜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秀宜倒是合适,可蔚王府离不开秀宜的操持。
如果姐姐没有出嫁,姐姐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奈何姐姐已经嫁人了,不能随便抛头露面。
见朱厚炜思考半天,徐光菡便知道他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道:“相公,让秀姐姐去做吧。”
“府内的事交给阿绫。”
“阿绫?他哪里能管理好王府的事?”
徐光菡道:“可你从来没试过呀,不试一试怎么知晓?自家人难道不比外人更值得信任吗?”
“再说啦,秀姐姐也没离开王府,很多事也可以教着阿绫去办。”
朱厚炜想了很长一会儿,点头道:“那就试一试!”
……
乾清宫。
一场小朝会此时正在武英殿举办,当朱厚照将广东市舶司的提议交给内阁六部看后。
兵部尚书刘大夏立刻反对道:“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永乐朝经济强盛,自然不惧出海,如今我大明正处于发展时期,国内百姓尚且无法做到人人温饱,一趟出海,不知耗费多少钱财,如此劳民伤财之举,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