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胜打算对青山县城外上百个村子,进行一个大的规范
此话一出,顿时周边的村民互相环顾,皆是不解,大家多数人祖祖辈辈都是早起下地,晚上回家,一年年的在地里刨活,没有听说需要规范的地方
不过许元胜接二连三出手,带给了大家好生活
也让大家都颇为期待的看向他
“我不可能一直负责城外上百个村子的一干事宜”
“当然我许诺的关于明年夏税秋粮,对于前三名村子的减免,会做到”“这只是三个村子”
“也只是明年而已!”
“后年,大后年,乃至未来几年之后,夏税秋粮诸位村子该如何应对?”
“若是遇到乱民动荡,冲击,肆虐,诸位村子又该如何应对?”
“说到底,大家自身强,才是真正的强,才能真正的应付未来的一切变化”
许元胜把必须进行规范,改变的缘由,解释了一下
在场的众人纷纷点头,神色上也显得凝重了许多
“所以我对城外村子,做出以下安排”
“第一是户贴制,现在衙门的鱼鳞册多是针对土地方面,而且记录的数据已经不具参考性”“所以我打算推出,户贴制”
“顾名思义,就是把只关注土地”
“转移到重视人口户数上”
“只要人在,土地就会有,庄稼收成也会有”
“户贴制下,重新登记所有村子住户的人口数,包括出生和死亡以及外嫁,迎娶以及迁出等都会进行登记”
“我想很多村长,都还无法说出每个村的具体人数,每年出生多少孩子,又有多少老人去世以及嫁娶相关等的情况吧?”
许元胜看向在场的村长们
众村长摇了摇头,大概人数肯定知晓,但涉及具体,大家吃饭都成问题,哪会真的一一去统计,像官府送亲,都是衙门下达了命令,才会一一排查符合条件的女子
“每个村的具体情况摸清楚,不管是村子发展,还是遇到大事后,该如何应对,也都能做到心里有数”
“人口永远是重中之重”
许元胜说道
周边村长纷纷点头,不过也都脸露难色,他们忙不过来
“不过专门靠一个村长,肯定忙不过来”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
“第二,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里甲制”
许元胜沉声道,望了一眼周边的村民们,继续道
“在摸清楚人口数量后”
“每个村,在村长之下设置里长和甲首”
“里长,管理一百户!”
“甲首,每十户产生一个甲首”“所以一百户会产生一个里长和十个甲首”
“村长管辖里长和甲首”
“若遇夏银秋粮征税,若是哪个甲首管理下的某一户无法缴纳,就会有甲首,里长和村长三方进行分摊”
“大家共进退”
“这就要求,里长和甲首的推选,必须是各村的富户,如此才能够带领大家过上安稳踏实的好日子”
“这样的话,每个村就形成了,村长,里长和甲首三方共管,分级发展,共同进步的新制度”
“像我们青山村三千人,约五百户,会诞生五个里长,五十个甲首”
“在村长三爷的带领下,五个里长和五十个甲首,对整个村进行统一管理”“一旦再次遇到天河县山匪和乱民冲击的事,只需要召集各个村的村长后,村长回去直接传达给里长和甲首,就能顷刻间摸清楚每一户需要出人的情况”
许元胜尽可能把后世颇为知名的里甲制,进行改变和优化之后,讲解给大家听,当然真正的里甲制,就没有村长什么事了
但许元胜也不想改动太大,干脆村长的权利在里长和甲首之上
他想要的结果就是,把每个村凝聚为一个整体,拥有共进退的意识
在这个基础上,挑选富户作为里长和甲首,实行先富带后富
先富带后富,这可是后世验证过的好方法
许元胜要做的就是,让每个村子都能稳步发展
若是连饭都吃不起,一年年的人口减少而不人为干涉,到时候遇到天灾人祸大家就只能饿着肚子去拼了
许元胜说完了之后,交给了一些时间给他们思考
一旁的谭磊等差役望着此刻气定神闲的许元胜,他们心里是狂抽冷子,元胜兄,你竟然敢动人口啊,人口可是朝廷的命根子,连朝廷都没有能力深入最底层盘查清楚
你现在不但要盘查清楚,还在每个村子里,在村长之外,还设置了里长和甲首
不但是挑战了朝廷对人口的掌控
还突破了等级体系
还好里长和甲首不属于官员
“元胜,每个村富户不多啊”
“其实大家都是种地,情况都差距不大,这咋带领下面的人呢?”“而且让里长和甲首们,去辛苦帮助大家,还要承担征税的不足,这会不会有些强人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