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978章 抄老刘家作业

第978章 抄老刘家作业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第978章 抄老刘家作业
    “大家,这是探事司近日来,在汴京各脚店中发回来的汇报……”石得一低着头,将一大摞的文书呈递到赵煦面前。
    “恩!”赵煦接过这些文书,扫了一眼。
    基本都是探事司下面诸分司,从汴京内外城各衙发回来的报告。
    看着这些文书报告,赵煦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这过去三年,探事司在不知不觉中,已渐渐的羽翼丰满。
    逻卒遍及内外城诸厢坊,深入街巷闾里。
    于是,探事司的规模,也是不断膨胀。
    仅仅是在编的逻卒,就已超过两千之众。
    更有大量外围成员——譬如说市井之中,那些活跃的说书人、街巷里有名气的泼皮以及那些交游广阔,活跃在汴京各市的牙人……
    于是,在这汴京城乃至于整个开封府府界,编织出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络。
    而这张网的节点,落在那一个个脚店中,也落在了那一个个勾栏瓦肆、夜市之中。
    逻卒们和他们的外围成员,活跃其中。
    这是赵煦的直接指示。
    在他利用石得一,控制住探事司后,就下达的命令。
    因为他清楚,这些地方就是天然的键政场。
    同时,也是能够最直接的观察到民间情况的地方。
    故而,赵煦直接抄了现代灯塔佛伯乐的作业。
    直接让逻卒渗透进去!
    和脚店里的闲汉们打成一片!
    如此一来,既利用脚店,鼓噪舆论、引导舆论,也能将危险和革命掐死于萌芽之时。
    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石多鸟!
    这次也是一般!
    随着逻卒们,在脚店、勾栏、瓦肆和夜市中的活跃。
    根据探事司的报告,如今京中的术算先生和讼师们,都开始变得炙手可热。
    大量的百姓,正在想方设法的将自家的孩子,送到这些人门下求学。
    将探事司的报告,随意的翻阅一遍,赵煦就和石得一道:“都知,记一下……”
    石得一抬起头来。
    “传我的口谕给判算学韩公廉与判律学崔台符……”
    “让他们上书都堂,乞增算学与律学的入学名额……还要如太学故事,以三舍法治学,并乞算学、律学第一,授算学、律学及第!”
    “诺!”石得一躬身领命。
    赵煦看向他,问道:“对了,都知,宗室各宅情况怎么样了?”
    “回禀大家,臣已奉圣旨,从广亲宅、睦亲宅中,选了些机灵、忠心、可靠之宗室子弟……”
    “并已让彼等,在宗室中接近那些平日里,有术算、刑律之学的宗室……”
    说道这里,石得一小心翼翼的抬起头,观察着赵煦的神色,在见到赵煦露出喜色后,才道:“想来,要不了多久宗室向算学、律学之风,该当兴盛!”
    赵煦颔首:“善!”
    “宗室,我之骨肉手足也!”
    “宗室人才辈出,亦是社稷之幸!”
    “不过呢,宗室也不能只出术算、刑律之材!”
    “也该有通机械、营造之材!”
    “都知往后可以在这方面,多多用心!”
    一副大义凛然,完全是为了宗室叔伯兄弟谋福利的姿态。
    就是绝口不提,濮王邸和亲贤宅中的宗室。
    那些明显和他血缘更亲近的堂兄弟、堂叔伯们。
    谁叫,这濮王邸和亲贤宅里的宗室,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呢?
    石得一对此,心知肚明,他躬身阿谀道:“宗亲们若知大家之心,定会感恩戴德,叩谢天恩!”
    赵煦呵呵的笑了笑,脑海中却是闪过了,他在现代看过的那些史料。
    靖康之耻,大宋宗室,无论男女老幼,皆被金兵一网打尽,尽数掳去五国城,与赵佶父子同受凌辱。
    只有少数人,能侥幸躲过,南逃到临安。
    而南渡后,逃过一劫,在临安重新繁衍起来的宗室,又在南宋灭亡前,被泉州的蒲家出卖。
    于是,赵家子孙,竟是百无遗一。
    虽说,赵家的宗室和赵官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按道理讲,赵宋王朝灭亡,他们跟着被杀全家,合情合理。
    毕竟,他们也都是赵宋王朝的受益人。
    可……
    赵煦还是不忍心。
    同时,他也有着,给子孙后代,留一条退路或者说死灰复燃的路的想法。
    所以就开始抄老刘家的作业了。
    自汉武采纳主父偃的进言,实行推恩令后,老刘家就通过推恩令,化整为零,融入了汉家天下的市井闾里之中。
    于是,王莽篡汉,只能将长安的刘家人控制住,却管不了那些通过推恩令,早已经融入天下的汉家宗亲。
    刘秀得以起于田野,中兴大汉。
    到东汉末年,汉家宗亲更是全面开花,最终出现了昭烈帝刘备这样的英雄。
    错非吕蒙白衣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