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情都做得出来!
    ……
    扬王邸一墙之隔的荆王邸中。
    荆王赵郡,正临摹着一张宫中所赐的颜真卿真迹字帖。
    他的新婚妻子潭国夫人王氏,则在身旁,为他磨墨。
    赵覠将字帖临摹一遍,然后吹了吹墨迹,自得的笑道:“吾之书法,又近先贤一步矣!”
    赵家人在别的方面,可能真的欠缺了些天赋。
    可这艺术素养和审美,却是没得说的。
    荆王赵覠自也不例外。
    如今,更是因为宫中官家,屡次赐给他王羲之、颜真卿的真迹、拓本。
    于是,更进一步,哪怕是临摹,也俨然有大家之风。
    王氏看着丈夫的容貌,也是笑道:“夫君之字,以妾身观之,已不逊当代名家矣!”
    夫妻两正说着话,隔壁的扬王邸中,忽地传来了哭丧、求饶和喊冤的声音。
    赵覠听着,走到王氏身旁,伸手捂住娇妻的双耳:“此等腌臜之声,不可污夫人之耳!”
    他家家中的那些腌臜事,赵覠实在不想让妻子掺和进去。
    这是没有好处的!
    王氏虽不明白丈夫的意思,但她冰雪聪明,只稍稍一想隔壁的扬王家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便已大概明了,于是浅笑嫣然着说道:“妾身自幼患有耳疾,许多事情,稍微离得远些,便听不大清了,还望夫君明察!”
    赵覠大笑:“夫人有耳疾?!”
    “甚好!甚好!”
    “吾亦有此疾!”
    天家宗亲,确实该有疾!
    君有疾,则无害!
    无害,则可平安一世!
    譬如先帝第九子,大宁郡王赵佖,便因从小有眼疾,看不清东西,而为当今天子怜爱,时常带在身边,耳提面授,恩赏皆超出礼制的规定之外,其兄友弟恭,使朝野称颂。
    所以啊……
    赵覠感觉,过些时日,自己可以称病。
    就说自己可能患有耳疾,间歇性的听不到声音。
    ……
    赵孝骞的效率很高,不过三天,他就上了一道密札,将审讯出来的情况,原原本本的上奏到了赵煦案头。
    赵煦拿到密札一看,就眯起了眼睛:“果然!”
    “朕的皇叔身边有高人呢!”
    却是扬王府的记室参军韩路等人,在去年的时候,就开始不断劝谏扬王,应当自污以保全自身。
    扬王一直不听。
    直到太皇太后,因张敦礼一案而被迫撤帘。
    扬王颢这才慌张起来,想起了韩路等人的劝告。
    但,韩路等人却也不是真的想帮扬王。
    而是因为穷!
    想趁机捞一把!
    事情很简单!
    可是,扬王颢直到太皇太后被迫撤帘,才终于认可自污,然后观望了大半年才决心自污的这个事情,让赵煦很不爽!
    因为,这证明了赵颢,直到太皇太后撤帘之前,都一直心存幻想。
    “太宗皇帝啊……”赵煦将赵孝骞的密札丢入火盆中,看着其燃烧殆尽:“您可真是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正如唐太宗,靠着玄武门即位。
    从此唐代的皇子、亲王甚至公主皇后们,纷纷效仿。
    一时,玄武门继承法,蔚然如风。
    唐代帝王们,不得不时刻盯着自己的儿子、皇后、宠妃、女儿……
    唐玄宗更是上演了一日杀三子的神奇表演。
    大宋这边,也是不妨多让。
    太祖本身,就得国不正,在千秋史书上,留下了污点。
    这污点其实不算什么。
    只要能收复燕云,一统天下,恢复汉唐盛世。
    那千百年后的后人,只会称赞——千古一帝,旷世奇功!
    奈何,太祖大业未成,而中道崩阻。
    太宗即位,本就有斧声烛影之嫌,为了正名,不得不仓促发动北伐。
    结果是……
    先挫于高粱河,再败于君子馆。
    将五代丘八们杀出来的中国军威尽丧!
    这其实,还是赵煦为尊者讳的结果。
    不然,若换了他现代的那些师兄弟们来评价……
    赵煦闭上眼睛,他的那些师兄弟们的毒醉,在他耳畔回荡。
    什么高粱河车神,都算是比较温和、公允的。
    赵囧……乃至于耶律囧这样的谐音梗,经常被人挂在嘴边。
    而赵煦面对师兄弟们的这些调侃,只能无言以对。
    没办法!
    太宗做的那些事情,让他无法挽尊,甚至连辩解的余地也没有。
    只能讪讪的说道:“宋太宗,也不是一无是处!”
    “至少,人家文治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开启了中国历史第一个文官官僚体系为主的王朝!”
    “北宋因此成为历朝历代平民百姓生活水平下限最高的王朝!”
    然而,这个时候,他的师兄弟们只会呵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