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985章 元祐革新(3)

第985章 元祐革新(3)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举,先考策文,再考论文,最后才是诗赋。
    且是逐场淘汰,最后从三场考试中综合评价,取成绩最好的士子录取。
    在这种制度下,诗赋的地位其实已经可有可无。
    要不是庆历新政,同时动了官僚集团、勋贵宗室外戚的蛋糕,导致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凶猛反扑。
    连仁庙都不敢再支持下去。
    不然,早在熙宁之前,诗赋取士就已成为了历史。
    即使如此,庆历新政和随后发动的庆历兴学运动/古文复兴运动。
    还是给诗赋取士,敲响了丧钟。
    如今,更是成为了赵煦要继续改革、变动科举考试程序的合法性来源。
    庆历新政,在今天,已是新旧两党共同的神主牌。
    大家都说要高举庆历新政的精神,让大宋中兴。
    群臣听完赵煦的话,相互看了看。
    右相蒲宗孟就率先开口了:“臣谨遵德音,谨奏以科场取士之弊……”
    作为一个被士林舆论,普遍认为‘毫无学者之正义’、‘尽失士人风骨’。
    早就被打入了佞臣、小人名单的宰相。
    蒲宗孟自拜相以来,他的为相策略,就是一个字:舔!
    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切条件的舔官家。
    事实也证明了,舔狗舔到最后,确实是应有尽有!
    这不,在去年的府界胥吏弊案中,他就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到得如今,已俨然有着开派宗师的趋势——一篇《涓涓细流,可以济沧海》。
    至今依然是汴京富贵人家交口称赞,天下形势户们拥戴、传颂的雄文。
    于是,蒲宗孟的名声在这些群体中,一改过去的狼狈。
    已经差不多能比肩已故的司马温公了。
    被人称作是‘社稷良心’、‘国家一面赤帜’。
    当然,也少不得杂音。
    譬如说,当朝的集英殿说书程颐,就一直是蒲宗孟最大的批评者。
    针对蒲宗孟发明的涓滴经济学。
    程颐和他的学生,几乎是无日不批,无日不鞭。
    蒲宗孟由是取代了邓绾、吕嘉问,成为了程颐嘴里的‘佞臣’,而且还是‘祸国害民无出其右者’。
    但蒲宗孟对此表示:请用力鞭笞我吧!正叔!
    他已经习惯了挨骂、被喷。
    要是哪天没有人骂他了,蒲宗孟甚至会检讨自己——是不是最近,没有认真学习贯彻官家的德音指挥,以至于都没有人来骂吾!
    应该反省啊!
    自然的,这样的蒲宗孟,几乎把他的所有空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赵煦的圣旨、口谕、手诏之中。
    他是日夜揣摩,认真观察。
    有时候半夜起来,他都在想——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没办法!
    如今的蒲宗孟是前有狼(蔡确),后有虎(章惇)。
    而他又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尤其是他亲眼目睹了,韩绛所享受到的超高规格的致仕礼遇后,进步之心更加浓烈。
    此刻,他大着胆子,开始将自己在过去这些日子的揣摩和猜测,付诸实际行动。
    “祖宗以来,科场之试,乃奉以‘非圣之书,自委弃于世’之宗旨,于是明行制令,大立程序,使科场命题考试,不出典籍之外,至多参以正史而已!”
    “无论旧之诗赋取士,还是今之经义取士,大率如此!”
    “此张文节公(张知白)所谓:诸子之书,必辅于经而合于道,过此则并斥之!”
    “此虽使士大夫皆责治道之大体,却也有些许瑕疵……”
    “譬如……士人从此不涉他物,不知天文地理,历代得失,而只识圣人之经义……”
    “更有那等死读书之人,愚昧顽固,只守圣人之教,而无权变之机……”
    “臣惶恐,愚以为此非国家取材选贤,长治久安之策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