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712章 盘庚迁殷(上)

第712章 盘庚迁殷(上)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十月中旬,上党盆地,黎邑
    看着重新修缮起来的城池,子旬手中捏着一卷帛书并没有说什么话
    而他的身边,有好几块石碑,上边镌刻了昔年戴冰甲带兵回还前的铭文
    “燕国还真是喜欢到处勒石”跟在子旬身边的子颂,表情不怎么好,“不过旬你也不用被燕国危言耸听吓到间隔千里,他辛屈如何能知道十月河洛有秋涝?怕不是就是吓唬咱们的,他历来喜欢这么做”
    子颂知道子旬的沉思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辛屈送来了一卷文书,说今年黄河秋涝,大概率会导致河南泽国千里,而且入秋之后会很快入冬,一旦秋涝未销,寒冬就来,那要死的人可不少
    所以子颂不屑,就跟他看眼前的石碑一样,只是一种炫耀,至于预测天气,没人在意准确与否,准确了,也不过瞎猫撞上死耗子;不准确那就当一个笑话就是
    燕国不过就是想通过这些预言与铭文,来炫耀自己的战斗力
    毕竟早些时候燕国可没有多少实力,却在不声不响之间,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程度,实在是令人艳羡的同时,也充满恐惧
    他是靠什么变成这样的?
    是不是所有人只要学他,就能快速发展起来呢?
    怀着如此心思,子颂深感不安
    燕国力有未逮的时候都能打到黎邑,那现在呢?
    辛屈可是威胁了,十一月若是大邑商不选择退兵,辛屈将以商盟盟主的名义,出兵帮助土方
    虽然现在土方权利三分,但有癸氏为了不被大邑商抛弃,选择直接干掉王子舞,然后将大邑商绑到他们的战车上
    时下,大邑商想要掌控土方,惟一的助臂就是有癸氏
    别管有癸氏在燕国这边的名声如何,山西的后续无论如何都脱不开他的协助
    若是支持是太过,辛屈可就要下场了
    两家还是不宜现在撕破脸
    毕竟今年的寒潮,大邑商这边损失也不小
    想到这里,子颂看向边上的子旬
    他还是在眺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组织一场占卜”子旬忽然开口说
    子颂一愣,旋即问道:“占卜什么问题?”
    “就贞问土方要不要继续打
    若是不要,则继续贞问放弃黎邑,还是保留黎邑
    若是要,则问是不是要合兵殷地,防止被燕国偷袭”
    子旬的话一出来,子颂心底一颤
    不过又听子旬说:“占卜的事情,你亲自去办至于天气的预言,派人盯着河洛情况,其余的事情就不必多做”
    子颂惊愕看向他
    子旬也转过头来盯着他:“如今形势,对我们并不友好但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去做如何抉择,就看你对先祖的心意了”
    子颂抿唇
    自打子旬从北方拿到了易经等书籍之后,他也传抄了一份,其实到了他们这一步,除了子敛还比较相信鬼神之外,剩下的全跟子旬一样,对鬼神的态度就是有用就用,没用就算了
    哪怕是祖先也一样
    因为北方在行动的燕国,用他们武力与智慧,人为的创造了一堆的概念与神祇,强势统合了人心向背
    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燕国行人到处传播鬼神邪恶的理论
    在燕国看来,世间人类的厮杀,无外乎鬼神的阴谋诡计,若是人人都朝着梳理自然而去,就不可能到现在毫无建树
    若是此前,他们肯定嗤之以鼻
    可现在呢?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燕国,在北方,快速的崛起,恢弘的北京府,数十万人口的井井有条,这就足以说明他们的路线是对的
    如此一来,占卜、祭祀,渐渐就落了下乘
    人定胜天的口号,在北方被喊得如雷贯耳,让世人都知道了还有第二条发展的路
    与以往不同,有识之士,都会对燕国的路数心生往之
    不管怀疑还是不屑
    当他们看到了北京城的那一刻,一切怀疑,都会散去大半
    若无恢弘国力,又怎么在这个时代,缔造庞大的都城?
    这就是南北现在面临的问题
    北方人定胜天,南方皆问鬼神,孰强孰弱,整个黄河与山西各地的邦国,眼睛都看着
    如此,子颂知道,子旬这也是在拷问他,想要知道他这个未来的继承人,会对大邑商的发展路线有什么看法
    占卜只是幌子
    其实通过占卜,子旬想要看的,还是子颂的内心
    子颂没有反对占卜,领命之后立刻下去准备了
    随后,一场祭祀开始
    先问祖先,然后问鬼神,再把祭祀需要的仪式、人牲一一选出来,最后杀死,并龟甲一起掩埋
    然后子旬得到了子颂给他的回答:“保留黎邑,支持有癸氏,但不主动出兵,不过为防止敌人的夹击,应该迁都殷地,重新整合兵马,构筑防线”
    “……”
    听到汇报,在场所有贵族表情都不怎么好
    子颂的选择,背离了很多贵族
    尤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