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免礼!”
皇帝和普济禅师也是老熟人了,这位鸡鸣寺的主持经常率领僧人前往英灵殿,为为国捐躯的大明将士们超度,过年过节都会为皇帝祈福,也时常接济山下的穷人,总之,普济还是一位不错的和尚
青铜香炉里,几炷清香正缓缓燃烧,青烟袅袅升起,皇帝看着那香炉,开口道:“禅师,朕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托!”
“陛下请讲!”
朱雄英郑重说道:“漠北的战争结束了,大明阵亡了上万的将士,朕想请大师为阵亡的将士们超度,这是其一……”
“这其二,漠北各部虽然覆灭了,但几十万的牧民还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不想赶尽杀绝,可这些信仰长生天的牧民始终还是隐患,对大明有很深的敌意,朕想请大师以个人的名义,召集大批的僧人前往漠北,宣扬佛法,化解那些牧民的戾气,让他们归于三宝,不再起争事端!”
普济禅师听后,沉吟了片刻,双手合十道:“陛下心怀苍生,实乃万民之福,为阵亡将士超度,贫僧义不容辞……至于前往漠北宣扬佛法之事,虽困难重重,但贫僧愿领命而为,只是漠北之地,信仰根深蒂固,僧人此去,恐会遭遇诸多阻碍”
朱雄英微微点头,说道:“朕明白其中难处,朕会下令让当地驻军配合大师等人,保障你们的安全,且会拨下专款,用于此事还望大师能尽力而为,若能化解牧民与我大明的仇恨,必然是功德无量!”
普济禅师再次合十,坚定道:“陛下如此支持,贫僧定会召集天下高僧,挑选合适之人前往漠北,定当竭尽全力,以佛法感化众生,不负陛下所托”
朱雄英露出欣慰之色,说道:“有大师相助,朕便放心了,此事就有劳大师尽快安排,朕静候佳音!”
普济禅师应下,随后皇帝起身告辞,普济禅师恭敬地将皇帝送出厢房
朱雄英对普济禅师很客气,原因是二人有交情,而且这一次是请禅师办事,而不是命令,因为朱雄英不想下旨,一旦以朝廷的名义,那性质就变了,会让人误以为皇帝要学那梁武帝,从而投其所好
普济禅师在佛门威望很高,可以说是佛门领袖,一是他精通佛经,佛法高深,二是他德高望重,辈分也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能和皇帝说上话,私下也是朋友
这件事对双方都有好处,大明就不用说了,能在漠北弘扬佛法,普济禅师也是十分乐意的
朱雄英不扬道,也不贬佛,只要能规劝世人向善,他都不反对
存在即为合理!
下山的时候,朱雄英和李泰的儿子交谈起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诚把皇帝哄的相当开心,直接提拔成了禁军百户
禁军百户的含金量相当高,要在一群勋贵子弟中脱颖而出,不仅要看家世,更要看能力
耿叡这个贴身侍卫只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在宫里站岗,早晚会放在军中,到了那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争破头抢这个位子
……
半个月后,李辰带着五百精锐禁军护送大丫和普济禅师带领的二百名僧侣前往漠北
普济禅师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发出消息,这二百名僧侣自愿跟着他前往漠北弘扬佛法,还有更多的僧人在赶去的路上,有的是冲着普济禅师去的,也有想去传佛
到了呼兰呼失温城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多月后了
听说大公主来了,朱棣一家人亲自出城相迎
“见过四叔爷,见过叔父!”
看到朱棣的瞬间,大丫有些惊讶,燕王真的老了,胡子头发白了大半,而且脸色也不太好,不过,威风还是不减当年
“大丫啊,一家人还客气什么,走走,回家吃饭!”
朱棣笑着招呼,老爷子不在了,几个兄长也不在了,同辈的兄弟也不断凋零,自己年纪也大了,朱棣对东宫的这些孩子也越发亲近
“大侄女越来越好看了,不像是宫里的公主,倒像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大胖打趣道:“咱就说,大侄女,没给你叔父带点好吃的吗?”
“哎呦,叔父,瞧您说的,我出海回来给您带了好多东西,谁知道您回漠北了,这不,都给您送过来了!”
大胖笑道:“好侄女,叔父可没白疼你!”
大胖在宫里二十多年,几乎见证了大丫的成长,大丫吃东西挑,大胖也喜欢吃精美的食物,叔侄俩经常一起吃各种美食,关系相处的很不错
“好了,赶紧回去吃饭!”
朱棣招呼一声,带着大丫进了城!
一路走过,大丫在城内四处端详,原本以为呼兰呼失温城远在漠北,一定是贫瘠之地,没想到城内各种东西应有尽有,算不上有多繁华
店铺林立,行人往来熙攘,街边还有各种叫卖的小吃,还有许多漠北人摆摊卖着羊皮,牛角之物
大丫不禁感叹道:“四叔爷治理有方,才有了这漠北之城的繁荣,若是父皇看到了,一定会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