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的军官,三五成群,相互低声交谈着走进大殿
五军都督府如今只有三位在京城,分别是魏国公徐允恭,宋国公冯诚和安陆侯吴杰
曹国公李景隆在北平监工迁都,江阴侯吴高在桂林练兵
另外还有十几位大都督同知,佥事,兵部,户部,工部也来到大殿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众人纷纷行礼,皇帝不在,太子先到了一步
冯诚走上前问道:“殿下,此次议事,不知所谓何事?”
太子面无表情的说道:“还能为啥,必然是战事呗!”
能把五军都督府和三部召到武英殿,几乎就是要打仗了
北边的仗已经打完了,西边没什么打的,能打仗的地方只有南方了
“殿下,可是麓川?”
太子点头道:“八成!”
冯诚没在说话,在场的大部分将官都能猜到,如果还要打仗,只有麓川了,大明周边的小国,麓川也是最为活跃的,没事就来骚扰一下大明的边陲之地
片刻后,朱雄英走了进来,在场的臣子纷纷行礼
“都坐吧!”
皇帝身边还跟着李泰和陈瑛,一同走了进来,外面的大汉将军,锦衣卫两整个武英殿围了起来,三步一人,严防死守,不许任何人接近
作为大明最高军事会议,自然要严格保密,绝不能把作战计划泄露出去
一口茶水润喉,朱雄英直接开门见山道:“北虏覆灭,本该休养生息,可敌人要做大,朕不能放任不管……”
“多的话,朕不想说了,这是麓川的情况,你们都看看吧!”
说着,将几个册子扔到了桌子上,全是李泰送来的第一手资料
在场的将官凑在一起,看了起来,冯诚瞪着双眼,不敢置信的问道:“这不对吧,麓川……西南弹丸小国,怎么可能会有二十多万可战之兵?”
一位都督佥事说道:“虚数罢了,算上后勤还差不多,麓川那破地方,能凑出两三万能打的都不错了!”
徐允恭眉头一皱,说道:“麓川曾经被已故黔国公打得差点全军覆没,这才不过三十年,其实力竟然恢复到这般强大了,简直不可思议啊!”
夏元吉感慨道:“四百多万的人口就养二十多万的军队,这麓川的百姓苦不堪言呐”
铁铉悠悠说道:“军功制度,那就说的通了!”
朱雄英咳了两声,群臣迅速安静下来,说道:“情报所述,句句属实,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这是李泰亲自带人潜伏于麓川各地搜集而来……李泰,你给大伙说说!”
“是!”
李泰立马起身,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所言不虚,麓川推行军功制度,以土地,财富激励百姓从军,故而兵源充足,这些年更是吞并了周围不少土地和土司,实力不容小觑思氏野心勃勃,妄图扩张领土,时常侵扰我大明边境村寨,掠夺财物,等到壮大起来,必然会大举入侵我们大明……”
众人听后,皆是神色凝重,朱雄英扫视众人,问道:“诸位爱卿,如今麓川势大且有犯我大明之意,狼子野心,你们说,该怎么办吧?”
铁铉起身道:“陛下,可先派使者警告,若麓川不知收敛,再派大军征讨!”
徐允恭则道:“麓川狼子野心,警告恐无用,应速派精锐之师,直捣其王城,一举平定”
“说的对!”
冯诚附和道:“绝不能放任麓川壮大,发兵,揍他!”
夏元吉颇为无奈的说道:“陛下,如今漠北刚打完仗,不过半年,现在又要打,即使我大明国力鼎盛,也不能频频发动战争啊!”
“夏部堂!”
冯诚趁机说道:“武英殿是定论军事的地方,陛下叫咱们来,不是问该不该打,而是该怎么打,派谁去打,户部是管钱粮的,你把钱粮准备好,剩下的事,交给我们这些武夫!”
“你……”
夏元吉被憋的哑口无言,他心里其实都明白,皇帝肯定是要打的,拦不住,可该劝还是要劝
“陛下,漠北之战结束后,朝廷要封赏,要抚恤,朝廷要迁都,还要修书,上个月又往漠北送了二百万两银子,用于北海之地的河道和支持僧人传法,这朝廷上上下下全都要用钱……”
每次听到夏元吉算账,朱雄英就头疼,可怎么都绕不开他这个户部尚书这一关
太子跟着劝道:“父皇,夏部堂言之有理啊,麓川的战事其实可以缓一缓的,这样频繁的战争,国家财政吃不消的!”
漠北的仗刚打完,还没半年,现在又要打仗,真是一会儿都不闲着,人越老越能折腾
朱雄英没有理会太子,悠悠说道:“朕何尝不知战争烧钱,但麓川如芒在背,若不早除,日后必成大患,夏爱卿,朕知道你为朝廷精打细算,可这仗不得不打,此次战事,朕会尽量节俭开支,户部只需做好统筹调度”
“今个当诸卿的面,朕也保证,打完这一仗,永兴一朝,再也不起战争!”
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