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有点类似自家安-2运输机的“鲲鹏”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个并非完全依赖白鹰,而是试图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的南洋。
这说明张弛有独立发展的强烈意愿。
这正中毛熊下怀——一个不完全倒向白鹰的南洋,才是好南洋。
民用航空合作?毛熊虽然自己也不宽裕,但在某些基础航空技术、甚至初级教练机方面,或许能找到切入点?
伊万诺夫暗自记下,回国后必须立刻建议,研究对南洋民用航空领域进行有限技术输出或合作的可能性,以此为楔子,扩大毛熊影响力。
另外就是旅游业,如果能在南洋境内建立几所可以接待毛熊国民使用的疗养院就好了,这里温暖的气候,碧蓝的大海,可比毛熊那高纬度的本土适合度假放松的多。
站在张弛身后,几位穿着民国制式军装的军人,脸上都变了颜色。
“这么多飞机,还都是能打仗的。” 滇系代表的声音羡慕的都变了调。
滇军也有几架老旧的飞机,但跟眼前这遮天蔽日的现代化机群相比,简直如同玩具。
桂系参谋死死盯着天空中那些低飞的俯冲轰炸机,喃喃道:“有制空权,有重炮,有机动有装甲…这南洋国防军,比鬼子甲种师团都豪华啊?”
他脑海中浮现出桂系引以为傲的山地步兵在对方空地一体火力打击下化为齑粉的场景,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军统的情报官更是面如土色,手指颤抖着记录。
他接到的任务是评估南洋实力,眼前这一切,已经超出了他想象力能描述的极限。
这绝不是过去民国境内常见的那种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地方军阀,这是一个拥有完整现代化战争机器的、可怕的军事强国雏形。
尤其是,南洋已经开始自行制造飞机了,虽然只是轻型运输机,但民国黄金十年,可是什么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都没造出来啊!
阅兵式的最后篇章,是属于广大百姓的。
发动机的轰鸣声再次响彻广场,但这次并非沉重的履带,而是轻快多样的橡胶车轮。
庞大的汽车方阵和民兵方阵开始通场。
无数民兵战士,驾驶着南洋自产的各式车辆,有灵活穿梭的自产哈雷军用摩托、结实耐用的“山猫”全地形车、威利斯吉普的南洋版、以及载重量不一的几款自产轻型卡车。
他们来自南洋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穿着各民族的特色服装,手持的武器也各异。
他们中有稚气未脱的年轻面孔,眼神清澈而坚定,也有不少身上带着明显伤残,缺胳膊少腿、脸上留有疤痕的老兵,他们挺直腰板坐在车上,眼神中燃烧着比年轻人更炽热的火焰,那是历经战火淬炼、守护家园的信念。
他们的装备虽然不如正规军精良统一,但那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磅礴气势,却更加纯粹,更加震撼人心。
车辆组成的洪流滚滚向前,车上的民兵们用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汇聚成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响彻云霄:
“南洋——万岁!”
“大统领——万岁!”
这声浪如同无形的海啸,席卷了整个广场。
众多观礼者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股力量背后,那可怕的民族凝聚力和对张弛近乎狂热的个人崇拜与拥护。
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护,这种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气势,绝非单纯的武力可以征服。
阅兵式在经久不息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但广场上的人群依旧沸腾。
张弛再次大步走到观礼台最前沿。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面对着下方无数双饱含热泪、充满狂热崇拜的眼睛,面对着神情复杂、各怀心思的各国代表,深吸一口气。
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带着一种开天辟地的豪情,宣告着一个时代的降临:
“同胞们,今天,我们——站起来了。”
“从今天起,没有任何力量,能让我们南洋的人民再低下头颅。没有任何强权,能阻挡我们追求富强、扞卫尊严的脚步。”
他的目光扫过沸腾的人群,扫过脸色苍白的民国代表,最后意味深长地掠过眼神深邃的马歇尔和伊万诺夫,声音更加铿锵有力:
“我们将用勤劳的双手,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将用科技与智慧,架起通向繁荣的桥梁。我们将用钢铁般的意志,守护来之不易的自由与和平。”
“南洋合众国——万岁!”
“自由与尊严——万岁!”
“万岁!!!”
“万岁!!!”
“大统领万岁!!!”
整个仰光,整个南洋,都在这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中彻底沸腾。
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南洋合众国和张弛的时代,一个交织着钢铁雄心与大国博弈崭新棋局的时代,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它波澜壮阔的帷幕。
天空中,“鲲鹏”机群轻盈地掠过欢呼的城市,仿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