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乘法\/秒——被巧妙地分割、分配给科学计算中心内的每一个操作终端。
这个速度,是白鹰那边刚刚开始组装、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eniac的数十倍。
没错,之前的盘古一号,已经被转移到了南华大学。
至于皮埃尔真正为之奋斗的核心项目——代号‘荒洪’的原子弹研究基地,自然换上了更先进的设备。
那里运行的是改进型的“盘古二号”,运算能力已提升至惊人的20,000次乘法\/秒,专门用于处理那关乎国家命运的、海量而复杂的核物理计算。
不过张弛还是不太满意,毕竟历史上,60年代,白鹰可是用晶体管搞出了ibm 7030 stretch,其运算能力里程碑式的突破了1百万次\/秒。
因此在一次绝密会议上,他提到过白鹰正在秘密推进的晶体管计算机项目,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运算能力将有巨大突破。
因此,新成立的“南洋合众国无线电工业第三研究所”,正夜以继日地攻坚,不仅研究更先进的并行计算架构,也在疯狂攻关更大容量、更可靠的存储设备(磁芯存储器),目标就是保持南洋在电子计算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