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只是想给自己治罪的话,以堂堂储君之尊,说一句话就行了,他便有一百条命,也得杀了
哪里还用得着召见
既然太孙殿下想见自己,那便还有翻身的机会
富贵险中求
听闻太孙殿下用人,素来不拘一格
如今权倾朝野的杨士奇、执掌大明银行的夏原吉,此前皆无官身,却被太孙殿下简拔,委以重任
姚广孝更是一名出家的和尚
太孙殿下能用那些人,未必不能用自己这个江湖草莽
或许,这次反而是自己鲤鱼跳龙门的机缘
想到这里,纪纲的心又慢慢安定下来
他一心只想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哪怕以命相搏,也是愿意的
很快,在东宫后院,纪纲见到了太孙殿下
一名看起来年岁尚不大的少年
除了长得英俊,看起来比普通百姓的孩子多了几分儒雅气象外,并不见其他特殊之外
若是在外面撞见,恐怕还会将对方视作是尚未成年的“孩子”,绝不会想到是权倾天下的大人物
朱允通正与身旁人聊天,一边品尝着茶
见纪纲进来,便侧目望了过来
刹时间,纪纲只觉得自己的心,砰砰乱跳
身上有仿佛有万钧重担压住了似的
他连忙跪倒在地,磕头拜道:“草民纪纲,拜见太孙殿下”
朱允熥上下打量着纪纲,注意到他的脸上,有明显被巴掌扇过的红印,立即便猜到是熊孩子下的手
刚才朱允熥故意借着熊孩子因纪纲一事撒谎为借口,吓唬说要打他板子,其用意也正在此
如果直接说自己欣赏纪纲,以熊孩子的狡猾,必定会立即抢先一步去拉拢纪纲
多半还得和纪纲说,全靠自己引荐,太孙殿下才重用你
熊孩子的德性,朱允熥可是最清楚不过了
人小鬼大
熊归熊,心眼儿却是有一千六百个
故而,朱允熥故意不说,反而找理由罚他
这样的话,熊孩子自然就会将怨气撒到纪纲头上
他再用纪纲,那纪纲便不会再认为是这熊孩子的“恩情”
反而会对熊孩子怀怨恨之心
历史上的纪纲,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也是朱允熥想要看到的
要用纪纲,便不能让他与别人拉帮结派
不过,他与历史上的纪纲,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是不是有真本事,还能好好再验一验
朱允熥故意不理他,转而向旁边的杨士奇、姚广孝两人交谈
老和尚很是惊奇
虽然他此前曾在给朱允熥递交的报告中,提到过纪纲,并呈交了此人的详细资料
但那是混在一大堆上呈的文件里面
纪纲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人物
若非朱允熥此时提起,姚广孝早将他忘了
可太孙殿下为何竟对此人这般重视呢?
回想起来,太孙殿下用人,似乎总是天马行空,让人完全揣摩不透
可每次提拨起来的人,还真的都极有能力,皆是十分难得的人才
如杨士奇,夏原吉……乃至朱能,张辅,无不是如此
若他们是此前便长期追随在太孙殿下身边的人也便罢了
慧眼识珠,伯乐相千里马,亦属正常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
太孙殿下以前根本没与这些人打过交道
仅见一面,很快便认定对方有大才
甚至还未见面,就已预料到了
这种识人之能,未免也太恐怖了一些
仿佛冥冥中有神灵在指引着他似的
姚广孝精通阴阳术数,更懂相人之术,却自问没有这等本事
当年说送燕王一顶白帽,主要还是怀着实现自己辅佐帝王建功立业的追求,看平生所学之屠龙术是否有用的思想
并非真就认定燕王一定能当皇帝
世间没有这样的术法!
可朱允熥……却偏偏好像早就知道了似的
仅提拨一个杨士奇也就罢了,接二连三都挑中了人,那多少有点匪夷所思
此际,他也不由得细细观察起这个纪纲来
只见此人跪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神色镇定自若,并不见半分惊慌失措
心里又多了几分惊叹
看来,这个江湖草莽,确实有几分本事
至少心性不错
寻常人初次面见太孙殿下这等位高权重之人,难免心里惶恐不安
就算一开始能保持镇静,可一旦晾在一旁的时间久了,便会原形毕露
纪纲能始终控制住自己,已经超过世间不知多少人了
足足过了一盏茶的的功夫,朱允熥才停止了与杨士奇和姚广孝的闲谈,转而望向纪纲道:“纪纲,你可知罪?”
淡淡的一句话,却令纪纲感觉仿若有惊雷劈下
他微微抬头,望向正凝视自己的太孙殿下,又迅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