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卖命!时势造英雄!

第二百四十五章 卖命!时势造英雄!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只因朱高煦能给他带来上升的机会,不管朱高煦如何对待他,纪纲都能忍受
    他心里到底怎么想,没有人知道
    至少表面上,任打任骂,始终装出无比恭敬的样子
    这样的人,往好了说,叫“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往坏了说,叫“没底线”
    一个毫无底线,为了往上爬能忍受一切的人,他的人生目标,一定不会是甘为人臣,一辈子效忠于某个人
    而会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爬到最高的位置
    所以,他才能无底线的忍受一切
    简而言之,这样的人,天生反骨!
    相反,愿意甘居人下,一辈子当谋臣的人,他一定会划出底线,挑选一个对自己足够好的“领导”
    朱允熥想起历史上的纪纲,在被朱棣重用,权势滔天之后,渐渐变得不可一世,暗中阴养死士,蓄藏数以万计的兵器和盔甲,秘谋造反,最终被朱棣处死
    不得不说,老和尚的眼光很毒
    此时便一眼看出了纪纲的问题
    但朱允熥对此早已知晓,笑道:“大师只管放心,我对此心知肚明,既用此为作刀,便会好生掌驭”
    “若有朝一日,该要弃之不用时,亦会抛弃”
    姚广孝双手合什:“阿弥陀佛!太孙殿下明白便好”
    杨士奇也道:“有野心有抱负,且心狠手辣,太孙殿下用他作刀,确实是极为合适的人选仅用他清剿江湖盗寇,未免太可惜了,待他办完此事,可以让他做更多的事”
    朱允熥轻轻点头
    这也正是自己的计划
    先用纪纲对付那些江湖人士,将大明的治安整顿好
    接下来,就该用他来清洗朝堂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
    眼下还是先走一步看一步
    朱允熥转而问杨士奇道:“齐泰说如今征发的民工数量之多,史无前例,可有此事?”
    这是之前齐泰骂自己时所说的话,但朱允熥却记下来了
    自古“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有时候,敌人的话,也要听一听
    “倒也没差,确有此事”杨士奇道:“如今朝廷兴建的工程之庞大,数量之多,皆是前所未有”
    “修路,修大堤,建水库,粮仓,还有新城……都需要数不清的人力”
    “所用民工数量,委实庞大”
    “虽然所建皆为民生,为天下老百姓计,并非修宫殿骄奢淫逸,却也不能太过”
    “好在如今粮价低廉,百姓负担不重,尚可承受”
    “昔前元因修黄河大堤而导致天下大反,皆是因为百姓实已走投无路,才致如此”
    “如今我大明的情况并不一样,太孙殿下也无须太过担心”
    说到这里,他语气稍变,道:“似这般大建,也只能是今年独此一例若往后年年都这般,恐怕天下百姓,就要怨声载道了,还请太孙殿下切记”
    朱允熥微微皱眉
    自古以来,相比赋税,徭役才是老百姓身上最沉重的负担
    徭役即征发老百姓免费为国家做工
    诸如修长城,修宫殿,修大堤……
    历朝历代都有
    但唯独元朝很特殊
    元朝入主中原之后,并没有完全融入中原社会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还将自己看作是草原游牧民族
    中原仅仅是一块被征服的土地
    中原民众也仅仅是被征服的下等奴隶
    元朝的统治者,并不想深入管理中原百姓
    只要能完成交税上贡,除此之外的事情,元朝统治者都不想管,不想问
    基于这一点,有元一代,统治非常松散
    只要包税人将税收上去了,下面杀人放火,强奸抢劫,元朝的统治者都不想过问
    也因为如此,反而让元朝百姓的负担很轻
    比如说,自古以来,兵役都是压在百姓身上的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但元朝就没有兵役
    人家根本不信任汉民,也不用汉民去当兵
    便是徭役也非常少
    因为元朝统治者根本不搞国家建设
    大堤不修,路也不修,对于城墙啥的,草原民族也素来不重视
    说白了,你们爱咋咋地,国家不管事
    相比较而言,百姓的负担当然变得很轻
    但这种“轻”,是有极高昂的代价的
    一直到后来黄河溃堤,元朝统治者在纠结犹豫要不要重修大堤很久之后,最终选择了征发了大量民工,重修黄河大堤
    可元朝统治者,以前从来没有这般大量征发过民众服徭役,没有任何组织经验
    只是像驱赶奴隶一样,驱赶鞭打服役的百姓做工
    结果自然是乱成了一团糟,百姓不堪其罪
    最后就有了“石人一只眼,挑起黄河天下反”
    ……
    事实上
    权力从来不会出现真空
    国家的权力不介入,就有其他人介入
    大元不管中原百姓,不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