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富人并不靠出卖自己的苦力,出卖自己的工作时间赚钱
所以,也并不需要像穷人一样,花大量时间去奋斗,去努力工作
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对富人的财富,并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他们本身持有的资本,自身便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财富,并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放在封建时代,这个道理仍然是不变的
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就在于穷人是手停口停,需要不断赚钱满足自身的需求,养家糊口
而且往往赚来的钱,还不够自身及家人的日常消耗
碰到重大变故,或者疾病缠身,就会彻底崩溃
富人是躺着每天也会有钱进账,看起来花天酒地,奢侈浪费,实际上,根本就用不完
他们聚集的钱只会不断变多
对勋贵子弟来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贪图享乐,真不是什么大毛病
反正这样花是不可能花完的
八辈子都花不完
可变卖祖业,性质就完全变了
老太太的脸色也沉了下来,问道:“好孙儿,你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就是卖了,那又怎么样啊!”少年纨绔毫不怯弱
侯爷肺都快要气炸了,提起棍子,指着儿子道:“娘,你听听,你听听,这样的混账儿子,我这个做老子,不得好好管教管教吗?”
“你管教个屁啊!你怎么不问问,我为什么要卖呢?”少年纨绔立即顶撞道:“你就知道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儿子,你问清楚了吗?”
“你都卖祖业了,还要我问什么?”侯爷暴跳如雷
“我那是响应太孙殿下的号召”少年纨绔没好气地道:“不是我想卖,是太孙殿下想让我家卖,怎么,你脸这么大,连太孙殿下的面子都不给吗?”
此言一出,侯爷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最近朝廷出台了减租条例,其中就有鼓励将田地卖给朝廷,或转交专门的租赁管理机构的内容
毫无疑问,这是太孙殿下亲自制订的国策
但是,国策归国策,绝没有指着他家,让他家一定要卖田地的道理
换句话说,他家完全可以不响应,当其不存在
反正朝廷也只是鼓励,并不是强制
但听儿子这话里的意思,难道太孙殿下私下单独找他谈了吗?
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侯爷连忙追问道:“你这话是何意?太孙殿下亲自和你说的吗?”
“对!”少年纨绔一脸自豪,道:“前几天,在开国公的宅子里,太孙殿下请我们几个喝酒了,说我们都是勋贵子弟,是朝廷的依仗,是太孙殿下最信任的人”
侯爷听得双眼睁得滚圆
如果说他心里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地方,无疑就是自家与太孙殿下的关系了
想当初,他追随老朱一起打天下,因功而晋封侯爵
当年与老朱,也算是有过命的交情
那是征战沙场,无数次冲锋陷阵,一起生死与共,才换回来的“交情”
但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
尤其是在朝堂这个权力场上
后来,老朱当了皇帝,他也封了侯,慢慢地,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当然,感情肯定是还是有的
只是不再如当初那般的深厚,那般的纯粹
至于后辈,朱允熥此前还是一个娃娃,又因为母亲死得早,在吕氏的培养教育下,养成了孤僻的性子,他家与朱允熥也没有太多的交往
倒是不学无术的儿子,与朱允熥的舅舅开国公常升交情不错
眼下朱允熥已是太孙殿下,并且地位稳固,大权在握
无论是谁都看得出来,大明江山交到他的手中,指日可待
这时候,若是能和他交好,那侯爷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伴君如伴虎
别看他已封侯,但心中却十分清楚,老皇帝对他们这些老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猜忌
他在朝中的地位,虽不敢说危如累卵,却也绝对称不上稳若泰山
曾经在战场上,上刀山下火海积攒出来的情谊,也抵不过“天下江山”这四个字的份量
他必须要想办法维持自身的地位,却又无计可施
为了不让家人不安,侯爷只能将这份担心埋在心底,不表露出来
此际,听儿子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他与太孙殿下成“好友”了?
私下里一起喝酒?
太孙殿下要倚仗自己的儿子?
有了这份关系,那自家岂不是从此可以高枕无忧?
与之相比,变卖祖田都不算什么事了
一念及此,侯爷又如何能不激动呢?
“刷”地一下,他骤然发力,挣脱了拦在前面老婆,冲到儿子面前,一把揪住纨绔胸前衣襟,急促而紧张地问道:“你说太孙殿下请你喝酒,还说你是他最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