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逍心中一阵感叹
牛顿于1666年才发现地球引力
而地球引力,则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然而崇祯元年,也就是1627年
在大明出版《奇器图说》中,就已经对重力有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
甚至在书中明确指出,引力,是因为物质存在质量而产生
不光有文字
甚至还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图
这难道真的是巧合?还是牛顿穿越了?
牛顿有一句在后世流传极广的名言
“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绝对不是什么谦虚之言
他的确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个巨人,就是大明人,王徵!
不敢说牛顿是剽窃
至少他的万有引力,是建立在王徵学说的基础上
牛顿成为后世敬仰的科学巨匠
而王徵却是寂寂无名
他的著作,再过十几年,就会被建奴封禁,几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王徵不仅提出了重力学说还第一个发明自行车、自行磨
甚至还发明了火船自走
最终却全都被建奴抹杀
方以智说道:“王良甫的确是奇才,可他即使能够解释,苹果为何直着落地,似乎也没什么了不得的”
“没什么了不得?”
云逍一阵呵呵
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王徵的学说,是格物致知的基石,是破解自然奥秘的钥匙”
“此人,日后必将成为巨匠,名垂青史,为后世敬仰!”
云逍的声音斩钉截铁
在另一个世界,王徵被埋没
这个世界原本属于他的科学巨匠光环,必须戴在他的头上
徐光启和方以智,一齐倒吸一口凉气
方以智随即撇撇嘴
这道士,就是喜欢耸人听闻
徐光启难以置信地道:“云真人……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云逍笑了笑,随即断然道:“贫道说是,那一定是!”
柳如是抿嘴一笑
这家伙,还真是霸道!
喜欢死了!
“王徵也是学习泰西之学,才能写出如此著作”
“欧逻巴文明,远远优越于九州,大明只有不断从泰西之学中汲取,才不会落后于世界”汤若望强辩道
“是吗?”
云逍发出一声嗤笑,脸上尽是嘲讽之色
汤若望感觉从里到外都被看透,一阵头皮发麻
徐光启诧异地问道:“云真人,汤神父说的不对吗?”
云逍看向汤若望:“艾萨克.福修斯,现今欧逻巴最为重要的学者之一,贫道说的没错吧?”
汤若望骇然:“云真人怎么会知道福修斯?”
云逍笑笑不答,继续说道:
“福修斯说,‘事实上,在几乎所有的艺术和科学的方面,九州都比欧逻巴优越’”
“在技术发明上也是如此,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九州的成功都反应了欧逻巴的失败”
“汤神父,应当听说过这些话吧?”
汤若望难以置信地说道:“云真人是从哪里知道的?”
云逍又问道:“才死去十几年的不列颠爵士、航海家,撰写《世界史》的瓦尔特.罗利,汤神父应该不陌生吧?”
汤若望的脸色白了几分
“这位为不列颠发现第一块殖民地的罗利爵士说,如果我们看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将会发现,那些遥远东方民族是传播者,而非接受者;是赠予知识,而非从西方借取,就在今天,越往东越文明,越向西越野蛮”
云逍侃侃而道
徐光启震骇不已
传闻中,云真人尽知天下事难道这都是真的?
这不科学啊!
云逍的一番言论,彻底颠覆了他们对西学的认知
事实上,此时大明的知识、科技,绝不比欧洲落后
恰恰相反
欧洲文明的种子,甚至多数知识和科技,反倒是来自于九州和阿拉伯
云逍以前在网上,甚至还看到过更为偏激的言论,并且言之凿凿
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例
在万历年之前,欧洲各国的语言,还属于表音文字
要知道,文字,是知识的载体和媒介
能表音的文字,只是狭隘的方言土语和教派话语,根本不可能作为知识载体
因此推断,欧洲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科技
并且任何知识和科技,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劳动实践才能得来
纵观欧洲长期处于野蛮、蒙昧的历史,以及白皮们的强盗天性,哪有这样的经历?
有人经过大量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欧洲的知识、科技,都是通过利玛窦、汤若望这样的传教士,从九州偷窃而去的
甚至是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