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似时开口,而后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贾玌,语气带着一丝期许:
“此等胸襟抱负凝成的惊世之句,岂可仅有半阙?今日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本宫亦甚盼国公能挥毫泼墨,补全此诗,以成完璧,亦让我等一窥这承载家国大志的全篇风采!”
贾玌看着眼前这群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们,甚至贵妃贾元春眼中也带着期待,心中那点“存货告罄”的无奈感更重了!
他脸上露出一丝显而易见的无奈,轻轻捏了捏眉心
感受着水榭内几乎凝成实质的期待目光——探春的炽热、惜春的娇憨、宝钗的含蓄、迎春的真诚,甚至小怀瑾都似懂非懂地揪着他的衣襟,仿佛在无声催促
而当他目光转向身侧的林黛玉时,只见她眸子里漾着追忆
林黛玉朝着贾玌颔首,唇边噙着一抹浅笑,显然想起了昔日藕香榭畔那场因残诗而起的诗社雅集
这份无声的期待,比任何言语都更让贾玌难以推拒
贾元春凤眸含笑,静待他的回应
贾玌深吸一口气,终是迎着众人灼灼视线,起身,坦然开口:
“娘娘谬赞,诸位兄弟姐妹厚爱,实令贾玌汗颜方才迎春所言十字,确系当日园中偶得心绪,有感而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热切的脸庞,
“玌乃一介武夫,虽非目不识丁,于诗词一道,终究是粗通文墨,难登大雅之堂此十字,已是搜肠刮肚,灵光乍现之果,胸中实无全篇锦绣腹稿”
水榭内瞬间安静下来,期待的目光中难免掠过一丝失望
贾玌话锋一转,语气郑重:
“然今日娘娘垂询,兄妹殷殷期盼,玌虽才疏,不敢藏拙既蒙不弃,便斗胆将当日偶得此句时,心中所思所感之全貌,诵与诸位一听
现——借前贤之句,以明吾志!”
他豁然起身,袍袖在微风中轻拂,身姿挺立
目光不再有无奈,缓缓扫过全场,最终投向虚空,仿佛穿越了雕梁画栋,望见了边关冷月、万里海疆
浑厚而清晰的声音,一字一句,如金玉掷地,响彻水榭: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公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四联诗落,满堂寂然!
前四句勾勒出武将幕府生活的剪影:
卸甲小憩时的片刻安宁,与志同道合者忧心国事的盟誓,待客谈兵的豪迈气象,以及文韬武略、兼备的戎马生涯
这一切的铺垫,最终都汇聚、升华于那早已震撼过他们的十字箴言——“封公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此刻,这十字不再是孤悬的断金之音,而是有了血肉根基、有了精神脉络的完璧之章!
刹那间,水榭内众人心神剧震!
这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气度,竟不自觉的代入了与他们所知的国公爷贾玌的经历与日常,严丝合缝地重叠起来!
他们仿佛亲眼看见:
“小筑暂高枕”——国公爷挥师北上收复故土,而后又不顾身险南下江南救驾护国、终于奉天殿上“弑王归剑”,主动卸下滔天权柄后,在这辽国公府中,享受那份来之不易、短暂休憩的写照吗?
“忧时旧有盟”——岂非暗合了他与当今圣上君臣相得、共扶社稷于危难之际的肝胆相照?那份忧国忧时的赤诚,早已刻入骨髓!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眼前立刻浮现出辽国公府书房内、花厅中,国公爷与心腹部将、谋士们煮酒论道、剖析天下军机的景象那份挥斥方遒、运筹帷幄的气度,是刻在骨子里的!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更是国公府日常最真实的剪影!书房内,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兵书战策、舆图奏报,即便深藏功名,依旧心怀天下的明证!
而那柄曾饮尽叛王血、如今静静悬于书房壁上的宝剑,在星夜微光下散发着凛然寒芒,无声诉说着主人虽处“小筑”,然枕戈待旦,从未懈怠!
这一切的铺垫,所有的文韬武略、忧国忧民、藏锋敛锐与枕戈待旦,最终都指向那十字真言——
“封公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十字,不再仅仅是诗中的结句,它化作了国公爷贾玌一生的注脚!
是他南下救驾、血战平叛、剑定奉天殿时,心中所持的信念!
是他功成身退、深藏功名,却依旧在辽国公府内日日研读兵书、关注海疆局势的动力源泉!
是他不求爵禄显赫,唯愿四海升平、万民安泰的毕生宏愿!
水榭之内,落针可闻
“国公......”贾元春的称呼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仿佛在呼唤一个超越爵位的存在,“此诗......字字珠玑,句句肺腑,非大忠大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