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休止的行军、扎营差一点让他崩溃,一天也就走个三四十里路,下午太阳偏西的时候就要停下来安营扎寨,第二天一早再拔营,如此周而复始,是个累人的活
赵德昭还算好的,他骑着西风不用自己步行,可当他朝身后看去,密密麻麻的步军脸上多是麻木和隐忍,夜晚也曾听到将士抱怨,不如赶紧到了太原,痛痛快快得厮杀一场
而这一路,除了头两日赵匡胤遣人来看了一下赵德昭,之后便再没了消息,好似赵德昭真就是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一般
赵德昭自己也不在乎,按照军令行军、宿卫、探查,丝毫没有用自己身份寻求便利
如此行了半个月,大军到了潞州,除皇帝带着殿前司百来人入城之外,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这雨也太大了!”赵德昭站在营帐前,伸手接了一把雨水,十月中的雨水带着冰冷凉意,从他指缝中落下
“看样子,这雨还要再下几日”身后,是他亲卫队长何承矩
赵德昭眉头微蹙,团柏谷如今被大宋占据,通往太原的路便是通了,可如此连绵大雨,行军、转运颇是不利
从潞州到太原,要转运的不仅是粮草,还加了各种攻城器具、兵械,后勤辎重更为繁重,也会让行军更为缓慢
眼下太原被李继勋、党进、曹彬带兵围了,怕是已开始攻城,北汉下辖忻州、隆州、汾州又是离得最近,随时派兵勤王
契丹萧思温带着人跑了,说不定契丹援军不日就要到,这于他们可不是个好消息
便在此时,穿着蓑衣的种昭衍冒着大雨急急走来,“指挥,官家让您立即入城!”
“我?”这月余时间,赵匡胤商议军情从外带上自己,这次让自己入城为的是什么?
来不及多想,赵德昭披上蓑衣,骑上西风就朝城中飞驰而去,何承矩带着两三亲卫紧紧跟随在后
事实证明,赵德昭所担心的事,久经沙场的赵匡胤也想到了,让他来,便是同他说明此事
虽然“契丹同大宋联盟”、“北汉有意投降”这种流言散播了出去,但信不信在别人,他们也不能不做万全的准备
大辽新帝耶律贤不是好糊弄的人,就算信了北汉投降,他们也有可能用武力再抢回去
再者说,耶律贤刚上位,正是要立威扬名的时候,这一仗,便是最好的机会
赵德昭入了议事厅,抬头一扫,赵匡胤坐在议事厅主位上,左边是赵普,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郭进,右手坐着何继筠、捧日左厢都指挥使李汉琼、彰德军节度使韩重赟
赵匡胤身后钉着一张舆图,上头用朱笔圈了两个地方——石岭关、嘉山!
赵德昭瞬间便明白了赵匡胤的意图,“官家是要在这两处布下伏兵,待契丹人来援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石岭关位于忻州关城村北,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二里的地方,是忻州与太原的分界线
此关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山势险峻、关隘雄壮,为历代兵家之地,也是太原通往代州、云州、宁州、朔州的交通要冲,素称太原忻定出入之门户
石岭关南白马岭,是太行山五大雄关之一,是秦汉以来北部边陲的重要关隘,韩信用奇兵一举破井径,消灭十余万赵代联军;唐时李克用领兵数万攻邢州,进兵路线也是一样,但邢州守将深知白马岭重要,早已命人设伏在白马岭,最后歼灭李克用部
嘉山在曲阳东北,安史之乱时,名将郭子仪、李光弼便是在此打败史思明,故名嘉山
契丹若要援兵太原,必定会从这两路走
“朕已命何继筠带兵伏于石岭关,韩重赟带捧日二军于嘉山,”赵匡胤深深看了一眼赵德昭,“立即出发!”
赵德昭从这个眼神中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韩重赟带两军去嘉山埋伏,自己这一支队伍,定然包含在内!
捧日共十军约为三万人,左厢五军便是一万多人,两军也就五千左右
赵德昭算是明白了今日见面的主题,自己这一去怕是要很久才能相见,沙场上刀剑无眼,更有可能回不来,便宜老爹是不放心自己啊!
不过,在走之前,赵德昭却也有话说
“官家,反正咱们对外说北汉有意投降,何不就写上个几十份委任状送去太原,予以他们高官厚禄,不说都会动心,但有个一两个,也足矣让北汉头疼了......”
赵匡胤眼睛亮了亮,没等赵德昭说完便明白其中妙处,“就算他们都不动心,难保刘继元不会心生怀疑,他有了疑心,下面那些人,可就又要多想一层了!”
“正是这个道理!”赵德昭点头道:“郭无为封他个宰相、开府仪同三司什么的虚名加上去,那个刘继业,骠骑大将军、镇国大将军,什么名头高就给什么......”
反正最后可以再收回来嘛!
赵匡胤听了这话忍不住大笑起来,“臭小子,蔫坏!”
赵普也在一旁失笑摇头,韩重赟早先是殿前司都指挥使,后被去了职务,做了彰德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