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郑修的话语,停顿于木门外的卢直笑了笑,跨过门槛走进屋内,旁若无人的坐下,随即轻声回应:
“有匡扶天下之志向,心胸城府也当属一流”
“以我来看,其未来不是名流当世的一代贤相,就是”
说到这里,卢直眉头微皱,没来由的想起在太学宫外看到的那一幕
当时这少年,对于那乘车往来的一众世家士子颇为不以为然,本来卢直没有多想,但听到这小子的志向后,他却没来由的有了些忧虑
是的,一代文武双全,一能提笔安天下,二能上马定乾坤的大才,却感觉自己有些看不透那不过十六岁的少年了
“算了,当今大炎强盛,兵甲锋锐无比,虽陛下略有些宠信宦官与佞臣,但终究不会生出什么大乱来”
“再过两年,你我一起联名举荐此子出仕,叫其步入政途,走他的教化天下之道,如何?”
听到这青衫士子说了半晌后,突然话锋一转,郑修摇了摇头,哂笑一声:
“这些东西都还是未定之数呢”
“这孩子走什么路,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作为老师只能给其建议,归根结底到了最后,还是要靠他自己”
“对了,皇甫使君此次领将令,又要对西狄动兵了?”
“都是第三次了,这要是打下来还好说,可要是打不下的话各地赋税岂不是又要加重”
“何况近些年来四方州郡都有小灾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加重赋税,这也太过劳民伤财了”
听到郑修提及此事,卢直也有些正色:
“不错,目前已在调动兵马,只等粮草齐备,便可挥师西征了”
“然而我却不看好此次战事,因为后顾之忧太多太多”
“想那西狄地处贫寒,没甚么好搜刮的东西,就算是给彻底打服,也不过是彰显我大炎国威而已,何来益处?”
“当今天子只因当年一次失势,便三番五次的想要动兵,可北羌与那些拥兵一方的州郡守们,才须得多打些注意才是啊!”
“真是多事之秋.”
两人互相聊着些实事,其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也从侧面映射出了眼下大炎朝海晏河清的表面下,所蕴藏着的种种险象与危机
或许往往压死骆驼的,并不一定是那最后的一棵稻草
也有可能,是之前的一群负担一同倾泄下来,才致使了这最后的大厦将倾
而另一边
将郑修授予的五经与注解都包在一个包裹中后,
季秋于此太学宫内,以郑修入室弟子的身份登计录册,分配了一间比较偏远,但较为靠近郑修那座木屋的一间小屋
“此后的一段时间,就且先在这里修行吧”
“等将文道与炼气法都修出来后,就差不多能云游天下了”
季秋推开门来,看着里面收拾整齐的一应设施,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自语喃喃道
模拟作为张巨鹿的一生,如追本溯源以及查阅人生轨迹等功能,季秋都没有携带,甚至连自己本身的记忆与功法技能,都不能带入模拟
要是那时候能有这么多的挂,又岂会失败的如此彻底?
眼下待到有了自保之能后,再次踏上云游四海、布施天下之路时,季秋自信,将会与以往再不相同
他,终将开辟出一个真正的、连儒圣都不曾做到过的.黄天大世!
季秋不晓得能做到多好
但,肯定会比这四百余载的大炎要强
走入屋内,盘膝卧于床边,将郑修费尽心力注解的五经取出,季秋开始一一认认真真的研究了起来
这些经史典籍在这一世启蒙开始,他就一直在学习
此次以七窍玲珑心带来的悟性提升,他几乎只过了两遍,就将郑修留下的注解铭记于心
到了这个地步,按理来说想要以文入道,就需要靠着时间与研究,去硬生生磨出那一缕文气
其中没有个几年水磨工夫,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想都不要想的
哪怕是张巨鹿,在没有遇到太华传授炼气法时,也没有修出文气
因为这实在太难
别看季秋方才在郑修面前,以大志向与大气魄叫这一介大儒震动
但若要想他不凭借外力就修出文气,哪怕是有七窍玲珑心的悟性加持,光靠着自己一人去悟,也是颇为困难
不过好在他有追本溯源之法
【获得正宗级传承——儒脉五经!】
【是否,追本溯源?】
就在季秋想要以追本溯源法,去模拟儒脉五经时,一道几乎叫他震惊至极的提示,却突然蹦了出来
“正宗级传承?!”
‘噌’的一下从床畔边立起身子,季秋看了下眼前这五道竹简,差点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名誉满天下的大儒郑修,号称究天人之学,融合了古经学与现经学,也不过只是文心圆满的一代大儒,尚不敢称与诸子并列
不是季秋看轻他所拜的这位老师,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