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坐在主位上,手中的茶盏升腾起袅袅热气,他的目光落在手中的报纸上,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结
报纸上那则关于羊毛、棉花价格暴涨三成的消息,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而阿卜杜拉带来的消息,更让他心生不安
“不是棉花和羊毛的产量不够,而是因为新厂太多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太多了”李祺放下报纸,微微点头,语气中透着几分忧虑
随着东海贸易与南洋贸易的繁荣发展,大明纺织业的蓬勃发展,虽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却也埋下了隐患
“这下可就麻烦了,没有羊毛和棉花,那些新投资的纺织厂可就都要倒闭了”
阿卜杜拉站在一旁,满脸愁容,重重地叹了口气作为珍宝纺织厂的大管事,他比谁都清楚这场原料危机的严重性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新建的厂太多了特别是南方这里,单单是今年新投资建厂的工厂都有几千家,大大小小的工厂,遍布江南各地,因为粮食价格大跌,很多地方都用良田种桑树用来养蚕”
阿卜杜拉无奈地继续说道,话语中满是苦涩
李祺微微沉吟,缓缓摇头:“这可不行,这么多工厂,关系到方方面面,如果因为棉花和羊毛稀缺,价格飞涨,导致他们血本无归的话,这对我们大明也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阿卜杜拉只看到了商业方面,但李祺却是看得更加长远
北方的新兴资本家靠着天津港口与东海贸易迅速壮大,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南方才刚刚融入大航海、大殖民和新兴资本的时代,绝不能让他们一开始就遭受重创,这不仅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更会阻碍大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甚至影响大明殖民全球的宏伟战略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两个办法一个减少需求,一个是增加供应现在减少需求不行,那只能够增加供应了”阿卜杜拉微微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近几年我大明很多地方都大规模地种植了棉花,但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才刚刚入冬,前不久秋天的时候棉花才刚刚采摘完毕,储量都还有大家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到了明年上半年的时候,等到大家的棉花都用完了,而且冬天的时候,北方草原的羊不产羊毛了,那就真的会出问题了”
“西域这边的棉花怎么样?”李祺思索片刻,抬头问道
“西域这边的棉花产量很高,不过控制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知道我们大明对棉花需求高,也是故意抬高了棉花的价格,再加上西域路途遥远,运输极其不易,西域的棉花价格是我们大明棉花价格的几倍”
“用西域的棉花,根本就没有什么利润,甚至于西域这边的羊毛都比我们大明控制的北方草原羊毛要贵很多”阿卜杜拉迅速回道,“不过除了西域之外,现在在中南这边,有很多商行在采购棉花回来,中南这边的棉花产量也非常高,关键是价格很便宜”
中南半岛如今已是大明的疆土,潭王朱梓、鲁王朱檀、蜀王朱椿、湘王朱柏、代王朱桂等五位藩王在那里就藩
但李祺的心思却被西域吸引住了
“西域?东察合台汗国?”李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正愁找不到借口来收拾西域呢,如今我大明征服了东海、南洋地区,那就轮到对西域动武了,到时候拿下了西域,棉花、羊毛还不是随便我们去运”
西域,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它连接着中原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这条漫长的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商队满载着丝绸、茶叶、瓷器等东方珍宝,前往西方世界,又带回了香料、珠宝、药材等异域奇货
丝绸之路的繁荣,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交融,佛教、****等宗教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对大明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此时的东察合台汗国,正处于黑的儿火者的统治之下自秃黑鲁帖木儿汗去世后,汗国曾陷入混乱,经历了异密怯马鲁丁的叛乱以及帖木儿王朝的多次东征,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黑的儿火者即位后,虽积极与明朝改善关系,派遣使臣朝贡,但为了应对西部帖木儿王朝的军事压力,又不得不与帖木儿交好,甚至将女儿嫁给帖木儿为妻
在他的统治下,汗国逐渐稳定下来
西域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极为重要的棉花产地后世的新疆棉花,以其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于世,长绒棉更是享誉全球
而中亚地区,同样有着适宜棉花生长的环境,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共同促进了棉花种植的繁荣
此外,西域还有着大量优质的牧场,是重要的羊毛产地
不得不说,这对大明而言简直就是得天独厚的宝地
往昔的大明,对外征伐多出于稳固边疆、宣扬国威的政治考量,或是抵御外敌、守护国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