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得一座小院,如同撒了一地的白糖。
他盘坐在雨廊下,喝着从周迟那边要来的仙露酒。
关堤这边这座小院,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几个月前周迟送了一颗荷花种子,也就是百姓口中所说的莲子给他。
自然是徐淳用来答谢周迟帮忙教导小姑娘荷花的报酬。
他买了一口大缸放在院子里,然后将莲子丢了进去,如今已经有了几片荷叶。
他其实在拿到那颗莲子的时候,关堤就已经知道这颗种子的来历,是西洲那座荷花山的特有之物,那座荷花山,关堤也去过。
年少之时,皇兄尚未登基,他已经展露出来了不俗的武道天赋,当时自己的那位父皇,其实有意将他立为储君,满朝文武,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他们兄弟两人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其实有过一场对话。
当时也是如此,有一轮明月,两人坐在雨廊下,仰头观月,没忍住的皇兄开门见山,只说了一句话,“阿瓘,我想当皇帝,你以后辅佐我,一起将大齐打出一个大大的天下,让大齐百姓,万世太平!”
关堤当时只是想了想后,就点了点头。
他本来也不想当皇帝。
那夜之后,关堤离开大齐京城,开始游历世间,二十年时间,他远游除去东洲之外的包括赤洲在内的六洲之地。
等到他再次返回大齐的时候,父皇已经驾崩,自己的皇兄已经成为了大齐皇帝,而自己,那个时候,已经是一位万里上境的武夫了。
已经成为皇帝陛下的皇兄高兴的牵着他的手,在皇宫里的那张舆图面前,跟他讲起他的雄心壮志,最后兄弟两人喝了一场酒,皇兄说,“阿瓘,你归来之后,我便放心了,我要将边军都交给你,有你在,足可让我大齐铁骑,所向披靡。”
听过这话,喝过酒,关堤便去了边军,此后的二十年,他领着大齐的铁骑,将一座大齐疆域扩了整整三十二座州郡,其间不知道踏破多少小国,杀了多少所谓的国君。
那个时候,他已经踏足登天,一座赤洲都知道,大齐藩王高瓘,不仅领兵打仗厉害,武道修为高妙,更有一张几乎羞煞赤洲男子的俊脸。
他不知道让多少山上女子修士倾心,为此,他只是让工匠打造了一面青铜面具,不再以真容示人。
不过,也倒是一桩美谈。
某一日,他星夜赶回大齐京城,深夜入宫,来到皇兄塌前,那个年少时候曾对自己有过救命之恩的皇兄,如今已经形如枯槁,病入膏肓,生机渺茫。
修士修士,境界高了,便会被人说成有通天之能,但实际上,他们再厉害,也无法将一个生机不存之人从阎罗王手里拖回人间。
皇兄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此刻硬撑着,就是为了见他最后一面。
他看着皇兄,沉默不语。
“阿瓘,我要死了,你愿不愿意做皇帝,你要是愿意,我便将皇位传给你。”
听着这话,他只是摇了摇头,他如今这境界,如何不知晓,四周藏有不少的修行强者,只是摇头并非害怕,而是真的不愿意。
于是那气若游丝的皇兄点点头,轻声道:“那我死之后,你好生辅助你的侄子,一定要完成我的遗愿,让大齐百姓,享万世太平。”
关堤只是点点头。
然后皇兄便死了,他不操心朝政,只是坐镇边疆,因为那个时候,大齐附近,已经有一位枭雄出世。
此后的那些年,侄子对他猜忌之心愈重,而他,只是时不时在和那位大霁皇帝厮杀,两人都清楚,大霁大齐,国运就在两人身上,谁死,国便灭。
所以在和大霁皇帝的每一次交手,关堤都小心翼翼,他不怕死,只是想着大齐,不能死。
只是心越发的寒,人越发的累。
很多时候午夜梦回,他都会梦到少年时候,游历世间,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那些年,经历凶险万千,生死一线,不止一次。但那个时候的自己,大概才是最开心的时候。
关堤没来由地想起之前在那寒山山顶自己写的那句话,轻轻念叨,“人在世上不自由,远行千万里,不过南柯一梦,到底原地踏步,浑然不觉。”
念叨完这话,关堤自嘲一笑,“早知道死在赤洲外就好了。”
……
……
就在这位大齐藩王喝酒的当口,小院门口,有人提着灯笼推门而入,是个中年男子,身形瘦削。
来到院里,自然就能看到那位坐在雨廊下的大齐藩王。
中年男子默不作声,而是转头关门,然后在墙角丢下一枚白色的棋子。
这才来到庭院里,看了那两片荷叶,开门见山,措辞极为强硬,“王爷,你本不该来这里,现在要立刻跟我返回京城。”
关堤抬起头看向眼前这家伙,只是微笑道:“李昆仑,按理来说,你这位隐麟卫的指挥使,才不应该擅离京城,来到这大霁京师。”
大齐开国之时,便设立隐麟卫,为皇帝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