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门槛上坐下,目光逐渐涣散:“那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听见村口有喊杀声我们这些老的小的都躲进了屋里,可那些倭寇……”他的手不住地颤抖,“他们挨家挨户搜,见人就杀”
“几个小娃娃躲在草堆中,两个躲在牛栏下面,还有几个钻进了地窖”老人说着,眼泪不住地往下掉,“可最后,除了十一个不在村里的,剩下的人全都被杀死了”
苏瑾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我当时被吓晕过去了,倭寇以为我死了就没管我”老人抹了把脸,“等我醒来,村子都烧起来了我在尸堆里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孩子,那时候他还有一口气”
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苏瑾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中年文士正捂着胸口,脸色发青
“这是王秀才,”老人介绍道,“他是能走的,可他说什么也不肯离开”
“这些日子多亏周围乡亲接济,”老人感激地看着苏瑾,“姑娘送来的粮食,我们全村都记在心里要不是有好心人帮衬,怕是连一顿稀粥都吃不上”
“官府难道置之不理?”苏瑾忍不住问道
老人苦笑着摇头:“衙门不管反倒是好事若是他们插手,这些房子和田地怕是都保不住了”
马蹄声由远及近,孟秋赶着马车来到院子里他锐利的目光在院中扫过,最后定在王秀才身上:“这人命不久矣”
王秀才脸色一僵,咳嗽声更加剧烈
“这是我师兄,”苏瑾连忙介绍道,“他精通丹道和医术王秀才,不如让他给你看看?”
孟秋已经大步走向王秀才:“现在就看物品已经完成配送,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苏瑾环顾四周:“三师兄,你给这位老丈和旁人也一同看看,如何”
车上的物资有一部分是给附近桐花村的那个村子离这里不远,穿过田野跑着去也就一刻钟的路程很快,桐花村的人也陆续赶来
两个村子的遭遇相似,不同的是桐花村因为后面有座小山,让一些村民得以躲过大难但即便如此,死伤也是惨重
孩子们渐渐放下戒备,围着苏瑾叽叽喳喳:“原来你们是修道之人?”
“那你认识五松道长吗?”
苏瑾微笑着点头:“贫道正是”
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那我也要叫五松!”
“我要叫太素!”
“我必成为第二厉害的清微真人!”
苏瑾被逗笑了:“为什么清微大师是第二厉害?”
“因为五松道长最厉害啊!”一个小女孩眼睛亮晶晶的,“他一出手,海贼横尸遍地!”
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描述,苏瑾这才知道村里还有个叫王五伯的江湖人当时他正和朋友喝酒,一个侠士两个道士,四人合力才让村里多活下了一些人
清微叹了口气:“但那些倭寇和屠村的不是一伙人那些人早就回倭国去了,我们剿灭的是另一伙海盗”
“可惜他们也是海寇,是海盗”一个村妇哑着嗓子说,语气中带着刻骨的恨意,“囡囡,记住,那群海贼都是你不共戴天的敌人”
孟秋给村民们看完病,来到苏瑾身边:“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营养不良,还有些旧伤这位王秀才的情况最严重,肺部受损,怕是……”他摇了摇头
苏瑾看着这些孩子,心中一动,从幻境界域取出四本手抄本:“这是我从青云崖学宫抄来的功法,给你们吧”
清微看她肉痛的样子,说道:“你不是常去静云院吗?那里的书直接拿就是”
“那不是修真院的书吗?”
“静云院里的东西都是李留真的”清微面无表情地说,“不服,让他们去找李留真”
苏瑾站在院中,看着王秀才为桐花村的三位代表做介绍
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几位村民代表为首的是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身形瘦削却挺拔,眼神中透着坚毅;左侧是个中年汉子,面容黝黑,手上布满老茧,显然是个庄稼人;右边站着个年轻小伙,虽然衣着朴素,但精神抖擞老中青三代齐全,看来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来的
出乎意料的是,王秀才介绍完桐花村的人后,目光越过清微和孟秋,直接落在了她的身上那眼神中带着某种期待,仿佛在说:就是你了
这倒是新鲜
苏瑾微微挑眉,向前一步,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在下三玄山苏瑾,这是师姐清微,师兄孟秋,还有两位师侄微虚和微宁”她的声音清亮悦耳,在院中回荡
“三玄山的搞人!”桐花村的老人孙高神色一凛,连忙作揖,脸上写满敬畏,“多谢道长们慈悲老朽有眼不识泰山,还望见谅”
其他两位村民也赶紧跟着行礼,那年轻人更是紧张得手足无措,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苏瑾轻轻摇头,袖袍轻拂:“孙老说重了贫道此来,是因见过五松道长听闻两村要为她立碑,特来告罪这次剿匪所杀的,并非当年屠村的倭寇……”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王秀才打断他声音低沉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