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夫子先是自己喝了一口,脸上流露出享受的表情,好似喝到了什么天上美味一样
足足过了好几息,他才睁开眼睛,嘴角带着笑容,“还剩下四杯,谁想上前一品?”
将近二十位学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动作
他们私下里或许很随意,但在夫子面前,总要拘束一些
陈及冠还在回忆刚才夫子沏茶的流程,想牢牢记在心里
这些品茗的技巧,普通人是很难学到的,而且也没有这个精力去学,学了也没用
他倒是很感兴趣,以后自己要跨越阶层,迟早要掌握这些花里胡哨的手艺
而且他本身也喜欢喝茶,自娱自乐也是好的
还在脑海中回忆刚才夫子沏茶过程,突然感觉身旁一双手把自己架起来,下意识起身
转头一看,方景河朝他露出一个促狭笑容,带着他一起朝讲桌走去
有两人领头,也有两名学子起身,迈着四方步朝前面走去
柳夫子看了他们一眼,拿起棕色竹萧,修长如青葱的右手搭在孔洞上
双唇轻启,箫声便如潺潺溪流般淌出
起初,那箫声悠悠扬扬,似是微风拂过花瓣,带着几分轻柔与惬意
渐渐地,箫声变得婉转低回,如泣如诉,仿佛男子心中藏着无尽的愁绪,随着这箫音缓缓流淌
突然,箫声高亢起来,如骤雨初歇后的惊雷,带着一种冲破桎梏的力量
最后,箫声又归于平静,像是历经沧桑后的心安,最后留下余音环绕于房梁
就在这悦耳萧声中,陈及冠饮了一口温热的茶水,瞬间茶香充斥在整个口腔
微微有些苦涩,吞咽下去,回味却是无穷甘香,不似寻常茶味,喝完以后口腔有干涩异常
此刻陈及冠真有种自己是文人雅士的感觉,世俗烦恼似乎已经离自己而去,整个人到达了另一种境界
不食五谷粗粮,也无需肉食蔬菜,只需一杯清茶,便可潇洒度日
柳夫子缓缓放下竹箫,带着笑意问他们,“如何?”
陈及冠想也不想,直接如实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柳夫子抚掌,“善,善”
方景河三人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同样得到柳夫子的夸奖
随后夫子让众人拿出茶具,自己泡上一壶,体会品茗乐趣
陈及冠还没有茶具,只能和方景河共用一套
不一会儿,整个讲堂便茶香四溢,热气氤氲,好似来到了仙境
老实说,陈及冠还挺喜欢这种氛围,上午学习经史子集,下午则陶冶情操,比前世大学的日子过得还要舒服
待学子们泡好茶后,柳夫子又让他们把萧拿出来,准备讲解乐器,习练君子六艺中的乐
陈及冠再次被落下了,看来等会儿下学后要去把茶具和竹箫,甚至还有琴
柳夫子或许是知道他初来县学,耐心解释萧的基础知识
萧有四个音孔,可吹五声音阶,音色柔和优美,善于表现悠长恬静抒情如歌的旋律,多用于独奏
而且因为携带方便,适合在游玩山水的时候演奏,深得文人喜爱
讲解完后,柳夫子就开始演奏基础乐谱,陈及冠没有乐器,只能用炭笔在线装白纸上记录要点和技巧
一时间,讲堂萧声此起彼伏,和先前的悦耳不同,此刻听起来相当刺耳,让人有种心烦意乱的感觉
显然,这些初学者还把握不好这个乐器
柳夫子更是听的额头青筋暴起,用力一拍桌面,怒吼道:“都给我移步去外面练习”
众人沉默拿起竹箫朝外面走去,陈及冠也跟在后面
一出了讲堂,众人顿时像是被离开囚笼的鸟儿,三五成群,汇聚到空旷的院子之中
陈及冠自然是和方景河一起,这位方家小少爷吹了一会儿,便感觉有些无趣
将手中名贵玉萧递给身旁的俊俏少年,“冠弟,你要不要试一试,这箫吹着当真没意思,还是敲鼓来的爽快”
陈及冠笑着摇头,“算了,君子不夺人所好”
他还是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东西,特别是用嘴巴亲密接触过
方景河也不在意,带着他在私塾闲逛,熟悉
县学的讲堂虽然只有一个,但其他设施却不少,比如大成殿,尊经阁,祭器库等
大成殿是祭拜孔圣人的地方,尊经阁是存放经书典籍的书房,而祭器库则是存放祭祀器具的地方
经过方景河介绍,陈及冠才对县学有了基本了解
而除了县学之外,宁县还有另外两处私塾,规模要比县学大一些,但里面的童生很少
因此县学的学子在外面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不屑和其他私塾的学子交流
柳夫子的教学持续了两个小时,学子们休息了一刻钟后,就开始了射和御的教学
负责教学的武夫子姓孟,身材短小精悍,穿着一身短打,不似个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