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两边雕刻着百鬼夜行石画,每隔一米,岩壁上就有一个烛台,这烛台是以人的头骨打造而成
百鬼夜行石画,头骨烛台,都是在刻意营造出骇人氛围
结合着山壁上那行故弄玄虚的的警告,李景源似乎有些明白
鬼市入口代表的是鬼门关,这条山缝小道自然就是黄泉路
只是五米长的黄泉路,着实是有些短了
这条‘黄泉小道’并非直线,而是向下延伸,通向地下
五米一过,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地腔空间,面积比上面的小山还要大出倍余
这里实则是一处天然的地下溶洞,经人改造,这才成了如今的鬼市
溶洞是一个凹下去的盆地状,内建有许多木屋,俨然如一座洞中村镇
溶洞四边的木屋依溶洞的地形而建,所以这些木屋形状千奇百怪,有的是长条状,有的是木桶形,不一而足,杂乱之中却也有些因地制宜的规矩
木屋之中多点着昏暗烛光,连让木屋光明都做不到所以在上面看,就像是一个又一个鬼火,只能看到木屋中不时走动的人影
胆子小的人确实会被这一幕所吓到
李景源沿着木梯往下走,到了溶洞底部,地形稍见平坦这里的木屋就正常许多,排列略整齐,形成如外界一般的街市
街道之中,人头攒动,人流量不少
鬼市中只有两种人
不是买家和卖家
而是外来人和本地人
带着面具、带着兜帽,不想被别人知道身份的就是外来人
多是买家,卖家数量也不少,基本都是来销赃的
不做隐藏,脸色苍白的是鬼市本地人,因为常年生活在不见天日的鬼市内,他们的脸色都显得苍白
鬼市有两个街,一个是专门买卖的东街,这里烛火昏暗,没有吆喝叫卖声,所有人都很沉默,最多有买卖双方意见不统一时不耐烦的咒骂
还有一条是被巨大岩壁阻挡的西街,这里是烛火明亮许多,街上茶楼、酒馆、青楼、赌坊俱全,是娱乐场所,多是来鬼市避祸之人的落脚地
铛!铛!铛!
突然鬼市入口处响起了清脆的铜铃声音,回荡在在空旷的溶洞内,惊动了鬼市所有人
“黄泉铃响了,这是出大事了”知道这铜铃声意义的人,连忙看向鬼入口,看到一个个拿着火把的高大甲兵,正鱼贯而入,气势汹汹的冲入了鬼市
“开始了”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