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新书 > 第112章 争个屁

第112章 争个屁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到这世道,还能颠倒黑白到这种程度
    马援摇头,若非看透了这点,对朝廷绝望,他放着好好的家世,俯身可得的郎官、孝廉不做,混迹江湖作甚?
    宣彪脾气已经上头,与马援犟了起来:“那么,第五营六百壮士与胡虏血战是事实罢?如今残兵断刃依然扎在地上,沟壑旁,士卒鲜血仍在!“
    马援笑道:“梁丘赐会说,是匈奴人被大军逼迫,小股胡虏慌不择路,反向突围,碰巧遇上第五营,在此捡了漏”
    所以梁丘赐才急着要第五伦去县城见他,他需要第五营背书,才能将罪责变成功劳
    宣彪声音不由变大:“可对岸成千上万的百姓都在看着,亲眼看到司马横渡大河,看到吾辈日夜鏖战,胡虏才知难而退我不信,梁丘赐一个人,还能堵住万民悠悠之口么?“
    “能!”
    这次是第五伦回答了他
    “因为朝廷得知的,皇帝听到的,不是众人悠悠之口”
    “而是官吏的一封奏疏,还不能长,皇帝看似握有天下权势,实则只能通过这寥寥数百字,来知晓各地发生了什么”
    第五伦拿起记斩首所用的木牍:“就是这轻轻一份奏疏,便能将几万人甚至是几百万、上千万人想说的话堵住,如鲠在喉!”
    至于在遥远的边塞,在黄河边、沟渠里究竟发生过什么,究竟有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壮志与怯懦,不重要,它们无法决定任何事
    最终要比拼的,是奏疏里谁更能吹
    “否则,为何常安民谣要唱,‘力战斗,不如巧为奏’呢?”
    所以吹得早吹得快的安定属国,才有机会献上真●卢芳头,而吞胡将军慢了一步,就错失良机
    宣彪有些呆愣地坐在席上,喃喃道:“可若是有人能让皇帝知道真相……”
    第五伦反问他:“如何让皇帝知晓?让本地百姓走上几千里路去叩阙?近得了苍龙阙么?还是上书?谁又有上书的资格?“
    第五伦是曾有两次上奏的,第一次,是通过国师公刘歆
    但情况与一年前截然不同了,第五伦听说,太子王临改封什么”统义阳王“,相当于废了作为太子党领袖的刘歆,已经彻底失势,自身都难保,指望不上喽
    第二次上书,是借着剿灭卢芳之胜,第五伦算大功之臣,简单几句话附在吞胡将军的奏疏里亏得韩威还算公道,没有隐瞒第五伦的功绩,否则连虚衔都捞不到
    可现在,俘获的匈奴人供认,韩威已经全军覆没,死了
    “韩将军可能是真死了,但在其他将军给朝廷的奏疏里,却可能活过来”
    马援摇头:“韩威出塞作战应是几路同时行进,最后却孤军深入覆灭于外,整件事透着奇怪”
    “没错”第五伦颔首,指不定韩威之死,又是一个”卢芳头“的糊涂帐
    “坏消息是,韩威死后,吾等连间接上书的渠道,也没了”
    “好消息是,梁丘赐也没有”
    梁丘赐没有过硬的靠山,这是第五伦早就知道的事
    “莫非窦融有?”宣彪恍然大悟,难怪战斗刚刚结束,第五伦就要让人提前去与南下协防的窦周公接触
    “窦融区区一介校尉,哪有这资格”
    但窦融的靠山大司空王邑有,不过第五伦看中的,是另一个人
    “窦融的上吏,也是我与梁丘赐的上吏,这场北征的副将“
    “更始将军廉丹!他便是关键!”
    ……
    与马援所料不差,当第五伦派万脩去上河城查探时,果然看到城墙上挂着一排头颅,不是匈奴人,而是百姓的
    不对,在梁丘赐宣扬下,这是数日来流窜于几个县,与匈奴勾结,扰乱秩序,攻陷里闾杀人如麻的卢芳残部、麻匪残部
    将梁丘赐视为救星的上河县人信以为真,此刻仍有一群孩童拿着石头,朝哪些无辜的头颅猛砸呢!
    看到这一幕,万脩咬了咬牙,回去禀报第五伦
    梁丘赐是一个“好人”,他没有下令屠杀百姓冒功,可他杀死了一群死人,顺便将这些百姓,在匈奴马蹄下侥幸存活的家眷,变成了必遭株连的罪民
    “比直接杀人,更可恶”
    凭心而论,过去大半年,梁丘赐待第五伦还算不错,可这次,已经不是像剿卢芳时一样,占点便宜、分点功劳的问题了,而是根本利益相冲,做人做事的本质区别
    这才是第五伦必须背刺梁丘赐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第五伦不敢进上河城的缘故,谁知道梁丘赐没了退路后会干出什么,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指不定给他来个夜闯白虎节堂的戏码,抢先把亦无靠山的第五伦砍了
    于是第五伦与梁丘赐再会,已是他们共同等待窦融大军抵达时,梁丘赐满脸愠怒,让人过来责问第五伦,为何不去上河城报到
    第五伦只坐在车上过来,他今日又在手上吊了白布,朝梁丘赐躬身道:“下吏与匈奴血战,受了重伤,今日才勉强爬下榻,已让人向校尉陈述过”
    第五伦身后是甲兵齐全的第五营,梁丘赐就算想火并,也得掂量掂量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