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证了,会想出解救危局的办法吗?法子呢?”御书房里,朱棣正因为拿不出解决崇祯危局的办法而感到愤怒,
马上就要到了去太庙面见父皇的时间了,
他实在不想忍受父皇的嘲讽
“父皇,您假设的那情况,实在简单,什么流民、外夷,给儿臣三千营,配齐补给,保证给您杀个片甲不留,就这么简单的事”
“哪里需要像大哥那样,带着大臣们商议老久,都没一点头绪,”
“您老消消气,大哥他笔头子动多了,身边围着的都是腐儒,老是把简单问题想复杂了”随侍一旁的汉王朱高煦,抚着胡须大声说着自己的想法,
还不忘阴阳一句自己的太子大哥,
他身为朱棣的嫡次子,战功赫赫,
从靖难之役,到数次北征元人,
他一直就是父皇在军事上的左膀右臂,深受信任
也因此,
他自恃功勋和宠信无双,对自己的大哥做太子很是不服气,
逮着机会就在父皇面前上大哥的眼药
朱棣瞪了一眼,这个酷似与自己年轻时,有着粗壮魁梧身材,蓄着长络腮胡的二儿子,没好气地说道,
“有你这么简单就好了,”
“就知道打打杀杀,现在说的是挽救基业将倾的危局,哪里有你说的这么简单?”
“你哪凉快哪里待着去”
朱棣可以肯定,要是把朱高煦的馊主意,在太庙偏殿里提出来,
父皇指不定会用什么难听的话,训斥自己,
而且是当着自己后世子孙的面,
实在是太过丢人,
但没有拿出好办法,
也是要挨嘲讽,外加丢脸的,
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真难受!
而朱高煦无缘无故地挨了怼,也是有些不服气地说道,“我提出谏言,您让我一边凉快?!”
“行,我就像大哥一样,躲您远远的,”
“儿臣告退”
说着,朱高煦拱手一拜,便向外退出,嘴上还不停地嘟囔着,
“我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我还不伺候了呢”
随之而来的,却是朱棣丢来的一份文卷,
“滚犊子”
看着与自己亲厚的儿子身影消失,
朱棣顿觉心情舒畅,
找儿子的茬,训一顿,还是挺舒坦的,
估计父皇也是这样想的,
老二说的对,
惹不起,朕还躲不起么?
太庙偏殿,天赐机缘是吧?
朕不去了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