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周、宁四位王爷,顿时火冒三丈
这混账给他一点颜色,他就敢开染坊!
父皇才稍稍夸他一句,
他就借机朝孤等发难
朱樉与其他三位兄弟互视一眼,立刻担负起兄长带头的“重任”,对着林豪训斥道,“姓林的,你可真不知好歹,”
“孤兄弟几人夸你有才,你却诋毁孤等心胸狭隘?”
“你还说父皇不帮你说话,”
“你到底想要我父子几人怎么样?”
原本按照长幼顺序,应该是朱棡跟着发难,
可朱橚对林豪的恨意更胜一筹,抢先一步道,“姓林的,孤看你是个人才,对你百般忍让,”
“而你却倒打一耙,在父皇面前处处针对孤等兄弟,”
“你到底是何居心?”
朱棡也沉声说道,“林豪,你御前说这种话,分明是挑拨天家亲情,是死罪!”
朱权则是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朝朱元璋拜道,“父皇,儿臣就藩在即,要远离您的身旁,可朝中有林大人这样的官员无时无刻地诋毁儿臣,儿臣只怕去了藩地会寝食难安啊”
朱棣想开口帮林豪说话,但看见父皇脸色晦暗,四位兄弟已经“同气连枝”,只得低着头轻叹着气,
毕竟,他没有被林豪点到名字,算是被孤立,
一句话说不好,就会无辜受累
朱元璋原本还沉浸在采纳了林豪优秀谏言的喜悦之中,
但听到林豪控诉自己没有支持他,心里顿时就不乐意了,
这混球真是张嘴就来,
从方案、经费、人员,咱哪一点不支持?
而且咱的儿子们与这混球之间的矛盾,从宗室供俸制度调改时,就结下了,
今天他们四个,也没说得多难听?
不对,
为什么只控诉老二他们四个?还把咱也带上了,
却不提老四,
合着在这混球眼里,只有老四一个是好的?
看来老四和这混球“结交”的很顺利啊,
也难怪未来的老四,
各种对这混球上心,
这哪里行?咱得好好改一改这情况!
四王的反控诉话语说完,林豪朝没吭声的朱元璋拱手说道,
“陛下,您还坐视不管吗?”
“臣才说了一句,”
“四位殿下就轮番上阵,各种贬损臣,”
“臣都不用条陈殿下们的问题,殿下们已主动暴露出来了”
“那臣就先谏殿下们的事,”
“身为皇嗣,殿下们本身就与陛下血脉相连,”
“而且陛下行事,又爱偏私亲不认理,”
“若殿下们平日里像现在这般,私下在您耳边抹黑大臣,非议优良的计策,那以后大臣还有活路吗?”
“臣心里苦,不是臣一个人的苦,而是全体大臣们的苦,”
“望陛下做出改变!”
四王闻言,彻底暴怒了,
刚说完这混账挑拨天家亲情,
他竟不知收敛,
还变本加厉地发难了!
没等他们再开口,朱元璋却是淡淡地说道,“林豪,你说的有理,”
“有时候咱是过于偏听儿子们的话了,”
“咱的确应该多注意兼听,多给大臣们一份信任!”
林豪、朱棣、四王:
老朱(父皇),咋就那么轻易纳谏了?
以前他被说偏私亲不认理,可是会暴跳如雷的?
朱樉拱手辩解道,“父皇,儿臣等没有在您耳旁说人坏话”
朱元璋摆手打断道,“不必说了,”
“你等都是咱的儿子,大明亲王,位高言重,”
“今日林豪只是说出了对你们的担忧,”
“咱必须得纳谏”
旋即,朱元璋又看向林豪继续说道,“你和咱的儿子们心有芥蒂,主要是因为相互之间不理解引起的,”
“咱想想了,为了消弭你们的误会,”
“趁着他们五人都在京城,”
“就去海关司给你做副,协助你办差吧,让他们也深入领悟一下你那套‘重农重商’的理念”
朱元璋想的是,
与其让朱棣单独拉拢林豪,
还不如让几个儿子都去接触林豪,搞好关系,
反正已经让林豪教授自己的孙子学识了,再“升级”一下,教自己儿子树立新理念,也不违和
林豪闻言,一脸懵逼,
只觉自己搬起了一块石头,砸进粪坑,溅得自己一身屎,
老朱不暴起处置我也就算了,还一下子塞了这么多王爷给我,
还消弭误会?哪有那么好消弭?
我身边已经有朱允炆和李景隆两个坑货了,
现在又多了五个,不对,燕王不算,是四个更难缠的鬼,
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