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御上,奉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轻轻摆手,指令道,
“念!”
随侍太监躬身称是,
由于不识字,
于是他便退到御下,将文本递给一名负责监察早朝礼仪的御史,
那官员轻咳一声,开始宣读,
“洪武二十六年诸藩属国贡品审查情况及赏赐标准奏议”
“高丽国贡品:万年人参一株,小型木雕十座,貂皮百件等,估价五百两,拟赏赐丝绸千匹;”
“安南国贡品:象牙十根,犀牛角十根等,估价三百两,拟赏赐小型瓷器百件;”
“东瀛国贡品:珊瑚雕十座,夜明珠十颗,沉香百斤,大小银器百件等,估价九百两,拟赏赐精美华夏书籍千册;”
“爪哇国贡品:贝壳百斤,海鱼干百斤等,估价二十两,拟赏赐运输船十艘;”
“”
那官员越念越觉得内容不对味,
这赏赐标准,根本不符合惯例,
简直是抠门!
但他还是极力压住心中的诧异,语气平缓地宣读完这十余个藩属国的赏赐章程文本,递还了回去
朱元璋从随侍太监手里接过章程文本翻开起来,嘴角不停地扯动着,
饶是有心理准备,
但也对林豪拟定的赏赐标准感到错愕万分,
这样做,银子是省下来了,
但是咱咋感觉臊得慌啊?
没等朱元璋发话,
已经有大臣站出来,开始对林豪的赏赐章程进行发难
方孝孺走出队列,恶狠狠瞪了林豪一眼,旋即拜道,
“陛下,此朝贡赏赐章程,简直是丢尽我大明的脸,”
“下邦藩属诚心诚意拿出贡品孝敬我大明,我大明身为天朝上国应该重礼回赐,哪有这般抠抠搜搜,”
“以后那些藩属国会怎么看待我大明?”
有了方孝孺的起头,
一众保守的文官纷纷出列,开始参劾林豪,痛批他的章程,
“林大人,这种赏赐标准你是怎么想得出来的?我上国对下邦的宗藩之情,还要不要的?”
“陛下之于藩属,犹如慈父对待幼儿,当以厚赏进行关怀,哪有这般见小利忘大义的?”
“按林大人这般操作,以后藩属国对我大明哪有向心之力?林大人必须得为破坏宗藩关系负责!”
“林大人,你不是常说要有格局?你的格局在哪里?”
“依本官看,你根本没有领会邦交关系的真谛,你才是真正的目光短浅之辈”
“本官请林大人好好反思!”
“”
在一阵阵痛斥声中,
林豪满眼感激地看着方孝孺,
带节奏送我上路,
还是得靠方孝孺这种鸟人,
要是人人都像他这般恨死了我,
我早就求死成功了
方孝孺一扭头,发现了林豪正用“挑衅”的目光看着自己,顿时怒火中烧,
这王八蛋,办砸了差事,
被我等正义臣僚参劾,
还敢眼神挑衅本官?简直混账
他旋即大声再拜道,
“启奏陛下,林豪此等狭隘之举,有失我上国天威,应当重惩!”
一众参劾林豪的大臣纷纷附和,
“臣附议!”
“必须严惩林豪!”
“国家脸面不能丢,严惩丢国脸之贼林豪!”
群情激愤之际,
“咳咳,”御上传来皇帝的重咳之声,
朱元璋看着林豪淡淡地说道,“林豪,诸卿的意见你都听到了?”
“你为何拟定出这章程,”
“咱也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林豪眉头微挑,
怎么感觉有点怪异?
老朱这么注重脸面的人,怎么不跟着大臣们的节奏,一起训斥我几句?
这样的话,我借机发挥起来,才更具气势,
不过没关系,
老朱只要发话了,
我先谏他几句,让他一步步破防,
“陛下,想听臣的想法,”
“想必也是意识到了诸公的话,和以前的朝贡赏赐制度有错误,”
“这说明陛下这些时日,也是有在反思的,”
“臣心甚慰”
朱元璋:???
这混球啥情况?
咱早已预知了他的目的,
主动发话,给他申辩的机会,
可他这张乌鸦嘴,叒是想编排咱?
咱要大度,
要先忍住!
“不错!”
“咱说过不偏听,要注意兼听,”
“说到做到!”
“你还是说正事吧”
林豪:
活见鬼!
老朱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倔强如石头的洪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