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432章 狗咬狗,忠勇

第1432章 狗咬狗,忠勇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第1432章 狗咬狗,忠勇
    以冯大司马如今的身份和地位,能亲自站在渡口迎接这些并州与司隶的世家代表,不可谓不重视。
    当然,这一次他们能及时送来粮草,只要能帮河北百姓渡过这个冬日,冯大司马在渡口站一站,肯定是值得。
    更别说冯大司马让他们过来,乃是别有所用。
    一行人里有人掸身上棉衣的动作,被冯某人收在眼底。
    只见冯大司马笑了笑:
    “王公这身棉衣,细密得紧,看起来与那上等的绢布,怕也逊色不了几分。”
    嘴里说着这个话,冯大司马心中颇有些感慨。
    想起自己在汉中用羊毛织布时一开始所织出来的粗粝布匹。
    从粗粝布匹到细密棉布,这里面不知倾注了多少人的无数心血。
    自己当年想要挖世家墙角,还得偷偷摸摸跟作贼似的,生怕被人发现。
    而现在,这些世家跪在自己面前,叫喊着大司马,继续用力,不要停……
    时间好快,这一下子就过了二十多年了。
    “这是长安织房今年最新出来的款式,既然结实又保暖,真要说实用,可比那绢布强上不少。”
    王公摸了摸身上的棉布,有些唏嘘,又有些钦佩:
    “棉花不但能作布制衣,还能用于御寒保暖,大司马寻得此物,又推广于天下,于百姓功德大焉!”
    衣食住行,乃天下所必需。
    特别是衣食,一日不可缺。
    但凡能参与一样,何愁家业不兴?
    更别说如今这气候,就连大江在冬日里都时不时结冰。
    至于北方,不说草原白灾,就算是塞内,每年都会冻死人口牲畜。
    棉衣棉被,不但普通百姓需要,达官贵人也同样需要。
    以大汉现在对将士的厚待,将来军中采购,也是必然。
    也就是说,从江南之地到塞外草原,天下无人不需要这些东西。
    光是想想,就足以激动得让人浑身颤栗。
    这些世家人精被心甘情愿地被冯鬼王牵着鼻子走,除了因为无力反抗,更重要的原因,也是冯鬼王画得饼委实太大了。
    大到足以让人撑破肚皮的地步。
    “王公过誉了,正所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大汉之所以人心所向,正是因为施仁义于百姓。”
    冯大司马谦虚道:
    “永欲辅大汉天子三兴汉室,棉花一事,乃是养民之举,何敢说加功德于百姓?”
    “大司马此言差矣!”太原王氏义正辞严地反驳道,“《禹贡》有云:厥篚织贝。依老夫浅见,这棉花说不定是上古贝锦遗种,乃是天授祥瑞啊!”
    “如今贝锦重现人间,假大司马之手重现人间,造福天下百姓,汉室岂能不兴?既能养民,便是德政,此不谓德而何?”
    “对对对,太原王氏以经学重于天下,王公既然这么说,定是错不了!”
    ……
    冯永听着愈发谄媚的称颂之声,忽然轻笑。
    抬头看向天边,有云朵洁白如柔絮。
    真白啊,即将织成捆缚千年世家罗网的棉花,也是这么白……
    招了招手,侍立在身后的裴秀,捧上一卷舆图,名曰《棉纺种植舆图》。
    “这是许大家(即农学大家李许氏)总结了雍凉棉田的经验,又查阅《汜胜之书》《四民月令》诸多农书后,推演出关东最宜种棉的地方,我已让人画到此图上。”
    此话一出,所有人立刻屏住了呼吸,目光炽热地看向裴秀手里的地图。
    “河北之地,最适合种植作为棉田的,莫过于临近大河一带。”
    再往北,气候就过于寒冷。
    冯大司马在舆图上用手指头粗粗划过,仅仅是窄窄的狭长一带。
    而画着同样颜色的区域,还有大河以南至江淮这一大片。
    可惜的是,那里正好属于伪魏的控制区。
    察觉到不少人的目光频频看向伪魏控制区,冯大司马微微一笑:
    “种棉一事,大伙都没有经验,如今正好在河北练一练手,只待过上两三年,待大伙对这事都熟悉了,大汉也正好一鼓作气,扫平伪魏。”
    说着,冯大司马的手指点了点伪魏控制区,“棉花一事,不仅是诸公之事,也关系到国计民生。”
    “只要河北棉花种得好,到时候在山东和江淮扩大棉田,也是情理之中嘛!”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对对对!”
    “大司马说得对!”
    “吾等必定不负大司马所望,种好棉花!”
    示意众人安静,冯大司马再一次划过大河北岸这一片,叹了一口气: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迎着焦灼的众人目光,冯大司马解释道:
    “这一带良田,多是河北大族所有,虽说大汉可以推行新政为由,没收那些支持伪魏的大族的家业田产。”
    “然则大族隐匿人丁乃是常事,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