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说,以他的盛名,被这个名叫加里波第的无名小卒靠着劣势兵力硬顶了三天还能全身而退,已经算是污点了。
当然,他已经年过八旬了,个人荣辱早已经置之度外,他在意的是另外的东西。
这支意大利部队,明明不是正规军,但是却给他,甚至给整个远征军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靠着信念的狂热,他们拿出了不逊于、甚至超过了法军的勇气,拼上了性命来抵抗敌人。
法国人当然知道,民族信念的狂热一旦被激发出来,将会有多么巨大的威力——过去,是他们把这种威力送给别人,但现在轮到他们来品尝这种威力了。
如果一路上都遇到这种抵抗的话,那远征军就算能够获取胜利,也势必会付出惊人程度的伤亡——而这正是元帅希望避免的。
帝国愿意为教廷扑灭罗马共和国,可不代表帝国真的愿意为教廷大规模流血牺牲。
而这,看上去也是罗马那边打定的主意:他们也知道,两方力量对比劣势太大,抵抗形势绝望,所以他们想要用最坚决的抵抗,来让法国人投鼠忌器,争取和谈,或者至少争取一个更加宽大的条件。
至于教廷呢?他们只想要罗马那边叛党死绝,至于法国人死多少,他们肯定是不在乎的,甚至搞不好还会暗中拍手叫好——毕竟法国人越是削弱,战后牵制教廷的力量就越是单薄。
对这些包藏祸心的“同盟”,老元帅不光心里有数,而是嗤之以鼻。
不管怎样,最初交战的激烈程度,浇灭了他原本最乐观的幻想,他知道自己现在面对的通向罗马的路,不是一片坦途,而是注定崎岖的小路。
所以,他希望能够找到别的办法,让这条路能够走得更加轻松一些——而且,他知道应该寄希望于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