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我,呼风唤雨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听到陈昭所言,张梁诧异盯着陈昭足足十息,才慢吞吞移开视线,招来粮库仓吏
    “把你手下的人都喊过来,今日就把这个粮仓中的粮食清点清楚本将军亲自盯着尔等清点粮食”
    张梁也说不上来为何他会下意识听从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小辈要求
    主要是陈昭给他的感觉太像他大兄了
    仓吏闻言脸色顿时苦了下来,他幽怨瞥了张梁陈昭二人一眼,嘴唇翕动,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粮仓里有上百万斛粮食,一日清算完岂不是腰都要累断
    仓吏叹了口气,任命将手下所有散吏召入粮仓,打开仓廪,搬过木梯,手上拿上长柄的捞勺,开始检查粮草
    粮仓的外墙由夯土筑成,其内部设有储存粮食的仓窖或仓廪仓窖是在地面挖制的深坑,仓廪则是在地面搭建的仓库仓廪内部通过木板进行分隔,以储放粮食
    陈昭闻到一股淡淡的艾草味
    为了防止虫蚁蛀粮,粮仓各个角落都要放置艾草或者花椒
    前三个仓廪打开都是满的,直到第四个仓廪打开的瞬间
    “啊!”爬上木梯的散吏看着面前黑黝黝的洞惊呼一声
    闻声众人一致抬头
    虽是白日,但是粮食要避光保存,日光仅从仓壁上的几个通风口投射进来,库内光线昏暗,散吏脸色十分苍白
    “只有半仓”
    啪嗒
    仓吏手中簿册落地,他的表情带着惊恐和无措
    张梁额角青筋尽出,牙齿咬的咯嘣响,表情狰狞:“只有半仓?”
    陈昭往地上扫视一眼,极好的视力让她能看清摊开那页簿册上的字
    【仓三,满,粟七万斛】
    半仓,就是只剩了不到四万斛粟
    张梁耐不住性子自己爬上木梯,一把抢过散吏手中的长杆往下一戳,戳到实处侧头去看杆上刻的横杠
    “四万三千斛”
    张梁从木梯上跳下来,忍不住狠狠一脚揣在仓廪根处
    “驴日的!”
    陈昭早有预料,面色虽也不太好看,却不至于骂出声
    汉灵帝都带头卖官鬻爵了,还能指望下面的官吏不贪污吗
    日头西移,渐渐落入地平线,粮仓中点起了火把,张梁又调来他一队亲信,要求把每一个仓廪都翻一遍
    人进进出出,粟和麦一车车推进推出,还有几个仓廪中是豆,干瘪的豆子
    东汉缺粮
    陈昭从地上捡起几颗豆子,用衣角略微擦拭,塞进嘴里,用后槽牙努力咀嚼
    东汉时期气温多变,处在气候周期的下降期,气温越来越低春夏暴雨增多,但是从整年来看降雨量不升反降
    低温干旱,使得整个北方地区都不再适宜种植水稻,种麦的耕地也减少了对水土需求更低的粟和豆成了此时北方地区的主流粮食
    可大豆毕竟不是主食,粟的亩产也比不上麦子和水稻
    分明朝代在后,耕种技术进步,东汉时期的粮食产粮反而不及西汉时期
    粮食不够,就会人相食
    “核实完了”
    张梁怒气冲冲来到陈昭身前,深吸一口气,在火把的火光映照下,陈昭能看清他铁青的脸
    “仓中储粮一百零七万斛”
    陈昭指出:“簿册上记载的是一百七十六万斛粮”
    今日上午张梁被她问的支支吾吾,干脆就把簿册递给陈昭让她自己看
    陈昭迅速计算着粮草数量,一万士卒每年吃二十四万斛粮食,如今广宗有四万士卒,那就是需要百万斛粮食
    看似还充足,但是广宗城内不仅有黄巾军士卒,还有大量随黄巾军迁徙的流民百姓
    何况还不停有流民投奔至此,黄巾军士卒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中
    广宗城内少说也有二十万人,一个人一个月吃两斛粮食,城中粮草也就够吃两个月
    真·仓廪不实
    陈昭眼前一黑,似乎已经看到了黄巾士卒为了一口吃喝四处劫掠,她却只能口干舌燥追在后面抓人的凄惨未来
    思及此处,陈昭一把拽住要离开的张梁,压低声音
    “师叔,弄粮食是迫在眉睫之事”
    张梁抹了把脸:“我知道,我得先去问问我大兄”
    “师叔速去”陈昭毫不留恋推了张梁一把
    显然两个人都知道张梁和张角之间谁才是真正靠谱的那个人
    张梁也不气,他匆匆带着仓吏和簿册离开了,只恨自己没法生出翅膀立刻飞到张角身边抱着兄长大腿诉苦
    留在原地的陈昭思索片刻,慢吞吞转身,吩咐众人将粮仓大门关好
    “仓中还有粮食百二十万斛,虽说这些粮食足以保障军队一年半载的供给,但仍需节约”
    陈昭故意提高声音:“左渠帅从安平郡城送粮至此还需数月,不可铺张浪费”
    至于安平郡城到底储存了多少粮食,能挤出多少给广宗,陈昭也不知道
    但是她知道必须稳住军心
    陈昭回到府邸已经过了三更,她洗漱更衣完躺在床上,闭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