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距离山本一木的第二次袭击还早,因为现在才四零年的下半年,等到山本一木袭击陈家峪,那也是四一年的下半年了
而此时才不过四零年的下半年,距离山本一木的再次出击还有足足一年的时间给王根生训练他的特种骑兵连队呢!
只是这训练骑兵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让骑兵做到人马合一,做到骑手能够把马指挥的服服帖帖的就比较难了
所以王根生给这些新手骑兵们所上的第一节骑兵课程就是如何控马了
此时王根生牵着自己的追风站在一群手里牵着战马的新手骑兵们说道:
“我知道你们都没有骑过战马,但是也看过别人骑马,看的别人只是拉一拉缰绳就能掌控马的方向,因此就误以为只要用力拉缰绳就能控制马的方向
其实,这种做法只是表象,单纯的这样做往往会让马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抗拒而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转动身体来控制马的方向
首先,我们要明白马的身体结构马的腰部是其身体中最薄弱且敏感的部位那些经验老道的骑手都是通过转动身体,让马的身体自然弯曲,从而达到控制方向的目的想象一下,当你们在马背上扎马步时,身体转动的同时,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马就会感受到来自腿部的压力,从而改变方向
但是你们都是初学的新手,没办法和那些老手一样,做到无缰绳控马,因此缰绳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了
缰绳是连接骑手和马的纽带,通过拉动缰绳可以传达骑手的指令但要注意,拉动缰绳并不是直接控制马的方向,而是通过口衔来间接影响马的行为口衔是放在马嘴里的一条铁,当骑手拉动缰绳时,口衔会接触马的嘴角,让马感到疼痛,从而听从指令
在使用口衔时,要注意保持手的稳定性口衔不仅仅是为了让马停下来,更重要的是让马知道前面有一堵无法逾越的墙,从而不得不停下来骑手需要保持手的稳定性,让口衔在马的行进中形成一道同步“行进的墙”,缰绳松则“墙”不挡着,缰绳紧则“墙”出现了
最后,要记住了,口衔只是为了让马知道前面有一堵墙,而不是用来伤害它的武器骑手应该让马尊重口衔,而不是害怕它当然你们这些新手的手都是不稳定的,所以接下来,你们要练习扎马步来提高自己的稳定性”
随着王根生的话,骑兵连的第一堂正儿八经的骑术训练反而就是扎马步,没错就是扎马步
这个扎马步就是练习腿部的肌肉力量了,这也是为了骑手更好的骑马,要知道除非马儿在慢走,不然冲刺奔跑起来的马的震颤可是会要了骑手的腰的
所以马在冲刺奔跑的时候,骑手其实是站在马背上,而不是坐在马背上,并且还要随着马儿冲刺奔跑时候的起伏来进行自身的起伏,做到和马儿冲刺起伏的频率一致,如此才能让马儿冲刺的更快
这就好比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后座带着一个不会骑自行车的,他的重心偏移就会和你反着来,反而就会把你带摔倒
当然要训练出一个合格的骑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其掌握无缰绳控马技术
要知道一个骑兵可不单单只是骑着马而奔跑,还需要在马背上操作各种武器,比如冷兵器时代,最厉害的骑兵并不是什么重甲骑兵,反而是那些骑射能力逆天的游射骑兵
而要成为游射骑兵,最为重要的就是无缰绳控马技术,因为游射骑兵说白了,就是需要两手在马背上拉弓射箭,而不是操控缰绳去控制战马奔跑的方向
因为操控战马奔跑方向的活已经交给双腿和腰部了,游射骑兵的上半身只管拉弓射箭就好了
这种轻甲配合游射的战术可以轻松的把鸥洲的重甲骑兵给活活的拉死,而大名鼎鼎的铁木真就是用这套战术把鸥洲给打穿的
当然放到热武器时代已经没有用了,轻机枪几百上千米的射程和每秒几百上千发的射速让这套战术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不过即便如此,在战马上练习步枪射击还是很有用的,因为这样可以去干扰敌军撤离的速度,并且最为关键的是在射击中,并不是静止打移动目标更容易,反而是移动中射击静止目标更容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种种,所以无缰绳控马技术才是一个骑兵的合格标准
一个合格的骑兵,操控战马那是双腿的干的事,双手那是拿刀拿枪用来和敌人战斗用的,比如亮剑里独立团的骑兵连长孙德胜,最后和小鬼子的骑兵对拼的时候,被小鬼子骑兵砍的只剩下一条拿着骑兵刀的手也一样可以不用缰绳就能调转战马和小鬼子继续进行冲锋
·······
“你小子在糊弄鬼呢!有你这样站马步的,你要是在这样糊弄人,从那个营来就回那个营去,咱们新二团想当骑兵的战士多的是!”
王根生训的并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夜视能力十分厉害,在夜袭刘家镇发现暗哨提醒王根生的李秀,当然王根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