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西国同盟’的支持,摆脱橘青登的报复,只不过是不值一提的一桩小事!”
伊牟田尚平认真倾听,抿紧嘴唇,久久不语。
约莫半分钟后,他“呼”地长出一口气。
“情报吗……如果你们愿意共享情报,而且还在新选组内部安插着不少内应,那么你们身上确实有着不菲的同盟价值。”
“就我个人而言,我已有意与你们结盟。”
“怎可惜……此等重大事宜,并非我说了算。”
伊牟田尚平苦笑几声,随即换回严肃的口吻:
“是否要接纳你们,须听凭西乡大人的决断。”
“虽然我人微言轻,不足以左右上层的意志,但我会尽力向西乡大人建言的。”
“我所能做的,就这么多,烦请见谅。”
伊东甲子太郎郑重地点点头,毕恭毕敬地躬身行礼:
“伊牟田君,有劳您了!”
近藤勇紧接之后地施礼致意。
……
……
在跟伊牟田尚平告别后,伊东甲子太郎和近藤勇并肩离开这座不起眼的旅舍。
刚一迈出玄关,他们就瞧见一道眼熟的身影。
伊东甲子太郎挑了下眉:
“嗯?服部君?你怎么会在这里?”
服部武雄迈步上前,瓮声瓮气地正色道:
“伊东老师,最近新选组加强了京都的守备,巡逻队变多不少,我很担心您的安危,所以特地前来接您。”
伊东甲子太郎哑然失笑:
“服部君,辛苦你了。”
“虽然你的细心值得称道,但你太过紧张了。”
“就凭新选组的区区一、两支巡逻队,可拿下我。”
服部武雄摇了摇头:
“伊东先生,还是小心点为好。”
伊东甲子太郎又笑了笑,摆了摆手:
“行吧,我们快回去吧,今天怪冷的。”
他说着掖紧衣襟,拔足向东。
近藤勇和服部武雄自觉地抬脚跟上。
三人走成一条直线,服部武雄提着灯笼打前锋,伊东甲子太郎居中,近藤勇殿后。
无人作声,仅有的声音便是“啪挲”、“啪挲”的草鞋摩擦地面的轻响。
他们所要回去的地方,正是伊东甲子太郎在京都设立的据点——京都东山高台寺月真院。
为了成功脱离新选组,伊东甲子太郎做足了能做的一切准备。
不仅安排好了从大津逃离至京都的路线,而且老早就在京都设立了这处无比隐蔽的据点。
呼!呼!呼!
呼啸作响的寒风,令人不自觉地加快脚步。
这时,冷不丁的,近藤勇唐突地开口道:
“……伊东老师,若能得到‘西国同盟’的援助,吾等将如虎添翼。”
伊东甲子太郎点点头:
“嗯,是啊。不过,‘西国同盟’是否愿意与我们结盟,还不得而知。”
近藤勇沉默片刻后,又问:
“如果‘西国同盟’不愿接纳我们,那我们应如何是好?”
伊东甲子太郎侧过脑袋,向近藤勇展露出自信、乐观的笑脸:
“那就凭我们腰间的宝剑,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吾等本就是仗剑生、为剑死的武士。”
“只要腰间仍有剑、双手还有握剑的气力,吾等便大有可为!”
伊东甲子太郎还想说些什么,可遗憾的是,服部武雄的沉声示警打断其话头:
“伊东老师,小心,有人来了。”
他话音刚落,前方的街道尽头便传来一阵杂乱的足音——但见一支十人规模的新选组巡逻队正笔直地朝他们走来,那一盏盏灯笼已隐约可见。
虽然伊东甲子太郎等人不惧跟新选组的巡逻队起冲突,但能避免的麻烦,他们还是想要尽力避免。
于是乎,他们不得不改道向左,拐入一条陌生的街道。
因为及早做出应对,所以他们很轻松地跟这支巡逻队擦肩而过。
伊东甲子太郎不自觉地扭头向后,看向逐渐远去的那一件件浅葱色羽织。
正如服部武雄方才所言,最近穿行于京都街巷的新选组巡逻队的数量明显增多。
至于潜伏在市井间的新选组密探,那更是难以统计了。
随处可见的浅葱色羽织,令得伊东甲子太郎等人不得不昼伏夜出,每次出门都得像过街老鼠一样谨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何一点动静都能令他们心惊胆战。
虽然憋屈,但幸运的是,截至目前为止,新选组尚未查到他们的行踪。
青登近日来的种种行动,完全不出伊东甲子太郎的预料。
一方面对外宣称“新选组没有分裂”,另一方面则试图找到叛逃的近藤勇等人。
京都的新选组巡逻队变多了,正是“青登急了”的最佳作证!
看样子,青登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