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话,白梦琳熟练地打开手机打车。
没多久,一辆红色的土缓缓停在她们身前。
两人一同上了车。
车窗外是璀璨夜色与霓虹交错,车内则是一片轻松惬意的沉默。
沈玉言看着身旁的白梦琳,嘴角扬起笑意。
之前内心中的「衣锦还乡」、「出风头」,渐渐落了下去。
她们俩其实没什么仇怨。
相反,关系还很好,高二那年还当了一年同桌,老家住的也很近。
只是因为都很优秀,彼此之间难免有些隐隐的竞争、别苗头。
如今,岁月沉淀过往,职场洗练棱角。
再见面,那些年少时的矛盾和芥蒂,早已烟消云散。
留下的,只是回忆里的微笑与感慨。
白梦琳住在西营盘地铁站周围,距离新纪元广场只有两公里多。
不过因为是通勤高峰期,的士走走停停,车窗外是人潮汹涌的街头、亮着灯牌的小店和拥堵的车流。
好不容易,十多分钟后,车缓缓在一家街角的茶餐厅前停下。
「到了。」
白梦琳率先下车,带着沈玉言进了一家老字号茶餐厅。
店不大,装潢复古,墙上贴着泛黄的菜单和老港电影海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奶茶香、蛋香和炖汤味。
人声鼎沸,夹杂着粤语和普通话,侍应穿梭其间,端盘、喊单,动作飞快。
两人在角落里找到个双人小桌。
拿着餐单说说笑笑好一阵,白梦琳用还算熟练的粤语点了餐。
不到十分钟,热腾腾的菜便陆续端上了桌。
黯然销魂饭,叉烧油亮微焦,搭配特调酱汁,香味扑鼻。
特色西多士,外皮炸得酥脆,表面淋着炼乳与黄油,甜香诱人。
在茶餐厅蒸腾的热气与人声中。
两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聊起了这些年的经历。
可能是独自在香江漂泊太久,白梦琳的话格外多。
话题也从生活聊到职场,从房租聊到香江的楼市泡沫,越说越起劲。
沈玉言安静地听着,时不时插两句,更多时候只是微笑点头。
渐渐拼凑出了这位老同学的详细信息。
白梦琳研究生是在香江中文大学读的金融学硕士,一年制授课型硕土,节奏很紧。
毕业已经两年多。
由于本科211、硕士中大,她虽然很努力但也没有机会进入那些梦寐以求的顶级外资、投行。
反而是国泰君安国际这样的中资券商香江分部,对内地背景友好,竞争也稍低。
她工作非常努力,压力也很大。
上个月,终于从analyst(分析员)升为了associate(初级经理)。
沈玉言低头喝了口奶茶,眼神里闪过复杂的神色。
她原本就是想拉白梦琳入职容流,至少先从投资助理做起,靠关系可以给一个还不错的起点。
但现在听她这么一说,突然有点没底了。
白梦琳已经是中资头部券商的初级经理,再去私募做基础岗,未免有点不合适。
如果是她,大概率也不会愿意放弃熟悉的职场环境、好不容易的晋升,去博一个中小型私募的跳槽机会。
饭后,两人结账走出茶餐厅。
夜色渐浓,街头灯火在潮湿的石板路上映出斑驳光影。
她们沿着西营盘第二街缓缓上行,路过一个个很有特色的小店。
拐进了一栋灰白色、外墙略显斑驳的的唐楼。
「我们这栋楼有60多年历史了,总共有五层,我住四楼—」
白梦琳边说边上楼,脚步利落,语气自然。
钥匙插进门锁,一声轻响,门被推开。
白梦琳的合租室友,是一个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审计,每天加班到接近凌晨,
几乎见不到面。
这是一套625吹(58平)的两居室,空间虽不大,却打理得并井有条,整洁温馨。
各种家具家电都挺齐全。
沈玉言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她晒过,倒也没有太过好奇。
「位置比较小,凑合一下。」
「挺温馨的啊,在香江,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房子了吧。」
「差远了。」白梦琳轻笑,「也就比房好点。整套租金要一万七,我在主卧,所以分担了9300港币。」
她靠在沙发上,有些感慨地说起自己这些年的居住经历。
读研时,因为不能申请校内宿舍,她就在附近几条街合租过一间小卧室,跟同学挤在十平米的小空间里。
直到毕业工作稳定,才搬到这里,算是真正拥有了一点私人空间。
沈玉言听着,眼神微动,忽然问道:「梦琳,方便问一下你现在的薪资吗?」
白梦琳证了证,笑着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