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道之上 > 第636章 仁者,人之道

第636章 仁者,人之道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于他们这些已经是仙人的存在来说,只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凡人来说,已是几经生死轮回,前生往事,俱化飞灰。
    「江过是我领入金鳌岛山门的。他是天才,学什么都很快。哪怕是在蓬莱西这等几乎无法修炼之地,他修行速度依旧快得惊人。我在他入门之前,传授给他混元道经和剑经,
    跟他约定,他修成天仙境后,便去金鳌岛寻我。后来我便将此事忘记了。」
    焦师伯找了一些竹子,一边削竹子,一边说起江过的来历,道,「等到我想起他时,
    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我再去找他,发现他已经是天仙了。他却没有找我,而是守在家里,
    给父母养老送终。我没有逼他跟我走,便离去了。等到他父母百年,他依照诺言来到金鳌岛,我便将他领入山门。他腰间有块玉佩,质地不好,却一直挂着,是他父母的遗物。」
    说话间,他削了十二根竹子,长短不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七分,插入泥土之中,露在外面的长度一致。
    焦师伯又取了些芦苇的内膜,烧成灰烬,小心翼翼的撒入竹子之中。
    陈实蹲在他旁边,看看他忙碌。
    焦师伯道:「你守在这里,盯着这些竹子,自会领悟出地气寒暄蕴藏的人道。」
    陈实便守着这十二根竹子,焦师伯则拄着拐离去。
    天色将晚,村民们已经各自回家,很快各家升起炊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陈实依旧死死盯着十二根竹子,不多时,他身后传来悉悉姿娑的脚步声,一个孩童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饭菜,还夹着两个杂粮馍馍,来到他的身边。
    「俺娘让我给你的,吃吧,吃吧。」那孩子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陈实证了惬,没有拒绝,郑重其事的谢过他,端起那碗饭菜,像村民一样蹲着,啃了口馍夹了口菜,很快便将饭菜吃完。
    他想去还碗,又担心错过什么,只得把碗筷放在身旁。
    过了不久,那孩童又回来,收走了碗筷。
    月亮升起,月色迷人,月光下,阴影与积雪错乱,让空气越来越寒冷。
    这里极为安静,偶尔有狗叫声,和柴门开启的哎呀声。
    陈实依旧紧紧盯着十二根竹子,不知不觉到了天亮,村里又渐渐有了生气,人们早起,相互打着招呼,很快各家各户炊烟。
    那孩子又来给他送早饭,陈实还是没有推辞。
    吃罢早饭后,村里人对这个外来者很是好奇,不少人在远处偷偷的打量他,议论纷纷,却不敢上前。
    孩子们就比较大胆了,他们会跑到陈实身边,蹲在旁边打量他,胆子更大的,还伸手摸摸他的紫金冠。
    很快他们便被家长唤了去,训斥一通。
    陈实只管盯着十二根竹子,耐心十足。没几天功夫,村里人便习惯了他的到来,对他的好奇心大减。
    陈实也浑然忘我,像是融入到村子之中。
    如此过了六七天,天气转暖,阴影中的冰雪也在渐渐融化,土地也愈发松软。墙角处有些嫩绿的草芽已经钻出了头。
    这日清晨,陈实依旧木雕泥塑般坐在那里,一个早起的汉子伸个懒腰,打着哈欠从他身边经过,嘀咕道:「今天春分了。」
    这时,陈实感应到大地的深处有阳气在流动,那的确是大地的阳气,是土壤深处的冰雪融化,是泥土中的根须在呼吸吐纳,也是洞穴中的生灵迷迷糊糊张开眼睛,加快了新陈代谢。
    总而言之,大地像是醒来了。
    他正在为自己的感应而震惊,面前的竹子底部突然有来自大地深处的气流向上吹去,
    将竹子底部的芦苇膜灰吹得扬起。
    那些轻盈无比的灰从竹子冒出地表的那一端中飞出,在空中舞动,伴随着竹子中传来的低低的声音。
    那声音很低很低,低到倘若不仔细听便会忽略的地步。
    但它的确是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乐声。
    它是十二律中的黄钟的音律。
    其他的竹子中也有灰飞起,高低不同的竹子里,地气吹动,发出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等十二种音律。
    这种声音,便像是大地在发声,在向整个世界宣布,春日到了。
    这声音像是唤醒了世间的生命,让原本寂寂荒凉的蓬莱西,多出了万万千千生命苏醒的气息。
    这就是地气寒暄,这就是天倒生杀!
    陈实的背后,村庄也像是从夜晚的死寂中活了过来,人们忙着自己的事情,孩童们嬉闹,母鸡走出鸡圈觅食,黄狗四处跑动,撒尿圈地盘。
    那个经常给他送饭的孩子,又捧着一碗饭菜走过来。
    陈实尽管早已靠着天机策领悟出这一招的奥妙,但亲自感触到大地复苏,万物由死向生的那一刻,仍然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悟出来了。
    他悟到了夫子所说的仁,不是把人劈成两半,而是人与天地,人与人的关系。
    他悟到了地气寒暄中的人道奥妙!
    他明白过来,为何参道崖中自己会中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