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37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

第37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李伟心情有些急切地在前殿等候。
    一口一口茶水下肚,虽是贡茶,却犹如牛嚼牡丹。
    他只盼着待会与皇帝奏对,关于他封爵的事,能有个准信。
    自家女儿现在得了势,动不动就呵斥他,实在不好沟通。
    想必,这十岁的外孙,能够好说话一些吧。
    正想着,一道声音从由远及近。
    “如何都这么不懂礼数,竟然无人为国丈斟茶?”
    李伟抬头一看,便看到小皇帝一脸不悦地走了进来。
    看到自己,才转怒为喜,
    旋即二话不说,便拿起茶具,要为礼奉自己饮茶。
    李伟心中舒坦,面上却还是得推辞一番,伸手去接茶具:“不敢不敢!臣自己来就好。”
    朱翊钧强行给他茶杯拿过来,添了一杯,又示意左右退下。
    他端起茶杯,递给李伟:“国丈习惯事事亲力亲为,是清苦惯了吧?”
    “想朕登临大宝,却差点忘了回报母族,实在是朕的不是。”
    两人再度一番客气拉扯。
    朱翊钧关切道:“国丈方才,是在问我娘亲封爵的事吧?”
    乾清宫现在都是他的人,只要没挥退左右,就瞒不过他。
    李伟连忙从座椅上抬起屁股:“陛下,臣并非讨要爵位……”
    朱翊钧伸手给他按回了座椅:“国丈,你我骨肉亲缘,不必这般见外。”
    “什么讨要这么难听,朕登临大宝,恩荫母族,本就是应有之义。”
    这态度,李伟总算感受到了什么叫如沐春风。
    他鼓起胆子道:“那陛下,此事现在是什么说法?”
    封爵是没跑了。
    但封的爵不同,食禄高地也不一样,他就是为这事,探李太后的口风呢。
    朱翊钧给自己斟了杯茶,悠哉道:“食禄八百……”
    李伟听到这个数字,脸上当即泛起失望之色。
    八百石,也忒磕碜了,正常国丈怎么都是一千石。
    朱翊钧继续说道:“……是礼部议的,娘亲否了,说怎么也要一千石!”
    李伟这才稍稍开霁脸色。
    世宗皇帝的国丈玉田伯,乃至于前几天去世的德平伯,都是一千石。
    却听皇帝又摇了摇头:“朕没同意。”
    李伟愕然。
    只听朱翊钧继续道:“一千石岂能彰显朕的亲亲之谊?”
    “国丈,等确定我皇考陵址,便让你与朱希孝,主持昭陵修建,完工后,再益禄二百石!”
    李伟当即转惊为喜,起身拜倒。
    这次,朱翊钧没再拦他。
    ……
    偏殿中。
    吕调阳还在为李太后解惑。
    祖宗成法的来历。
    隐患利弊的故事。
    解释剖析得很深刻,不负礼部尚书的位份。
    李太后同样听得很认真。
    初时还不时看向朱希忠,估计是在考虑效仿世宗。
    但之后越听越是沉默。
    不时开口垂询朱希忠,想做个确认,得到的回答也只让眉头皱的更紧。
    突然,李太后打断吕调阳,疑惑道:“吕尚书,成国公不也是三公之身兼任锦衣卫指挥使?”
    “如何就符合成例了?”
    吕调阳有心解释,又事涉勋贵,不好明言。
    倒是朱希忠坦然道:“太后,我朝的三公三孤,只有名,没有实。”
    “若是要等同的话,大概是让臣领着锦衣卫,入内阁办事。”
    吕调阳忍不住多看了这位国公两眼。
    这话直白至极,倒是能让李太后能明白个中危害,不过……可不符合为官之道,也不太像朱希忠的作风。
    李太后听罢,沉默了半晌,过了良久才道:“所以,我应该从了言官们的请,削去冯大伴的东厂提督?”
    话音刚落,朱希忠便立刻接话:“微臣也可为太后,将这数十名言官悉数逮拿下狱!”
    “锦衣卫,随时听从太后调遣!”
    吕调阳心头一跳!
    这朱希忠怎么回事!
    他连忙劝道:“万万不可!”
    李太后无语地看了一眼吕调阳,不会以为她蠢到这个份上吧。
    朱希忠拐着弯谏言,她还是听得出来的。
    只是……
    李太后心中还是不服气的,甚至于不安。
    皇帝刚刚登基,只有孤儿寡母,朝臣不思辅佐就罢了,还抱团弹劾她依仗的内臣。
    让她如何作想?
    更别说,不止是高拱和他的党羽,就连冯保日常夸赞的吕调阳,也没为他说话。
    甚至勋贵都没有拉一把。
    这才是孤臣啊!
    现在要让她削了冯保的职位,岂不是自断一臂?
    她看吕调阳这副模样,更是突然起了试探之心:“万万不可?”
    “那吕尚书是认为,我应该削去冯保的职了?”
    “不知吕尚书可有合适的人选,接东厂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