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扬镳

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扬镳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存在,这相制,就是必须的,哪怕废了也会随着皇帝管不过来而复立,譬如内阁,这才是大势演进。”
    张嗣修点了点头,总算是听懂了。
    厅内。
    张居正也不甘示弱。
    他干脆不顾病体,霍然起身。
    挥斥方遒道:“大错特错!”
    “周天子失其鹿,天下逐之。”
    “可这诸侯分封之制,却消失无踪,一应改为郡县之制。”
    “汉高祖诛除无道,又继承了秦制。”
    “两汉开府建制,为节制地方。”
    “及至隋唐,分三省,乃节制相权”
    “何也?收权于中枢也!”
    “相制,不过收权于中枢之过渡。”
    “我朝废相制,乃独尊圣帝!”
    “内阁,不过天子私署,岂不明证耶?”
    这下不用弟弟来问,张敬修直接解释道:“所谓大势演进,便是天命之争。”
    “顺,则是应天承命,逆,则是反潮而动。”
    “元辅与父亲便在争这事,元辅说相制,代表了大势演进之道,太祖走回头路,早晚要复立。”
    “父亲便说,收权于中枢,才是大势演进之道。”
    “从先秦至今,都是中枢收权的过程,相制不过临时所需,合当被收归。”
    “至于说皇帝政务处理不过来,如今的内阁制度便行之有效,不是非相制不可。”
    高拱也长身而起。
    一头的大汗,显得激动不已。
    他一拍石桌:“若是行之有效,当初内阁班序尚在六部之后,为何如今高居班首?你这是刻舟求剑!”
    “如今内阁,岂不正在往相府发展?本阁的所作所为,便是大势演进的一环!”
    亭中的张居正双手负在身后,半点不见弱势。
    他逼视着高拱:“无端臆测!元辅又岂能知道,这内阁、司礼监演进到最后,不能精诚备至?”
    “你才是走回头路的人!”
    高拱冷哼一声:“你以为你的尊皇帝威福,便是大势所趋?”
    “天下祸福抄于一人之手?”
    “难道忘了桀纣之流?”
    张居正摇了摇头:“我等辅臣,便为此来。”
    “皇帝不贤,便助其守成,皇帝贤明,便能合天下之力!”
    “一如汉武扫平匈奴,太祖收拾山河!”
    “这,才是大势演进!”
    张敬修听得入神。
    等到被弟弟挠了挠后背才反应过来,解释道:“父亲的意思是。”
    “皇帝始终是天下共尊,只有其能整合天下,建立不世之功,若是分权,中枢必定势弱,便做不得倾全国之力的大事。”
    “至于皇帝若是不贤,有人辅弼尚可守成。”
    “可若是分权,或许下限高些了,但再也不能整合天下之力行大事了。”
    高拱拂袖。
    背对张居正,反驳道:“中枢是中枢,帝相是帝相。”
    “两汉时,网罗天下英杰,三公开府建制。”
    “及至隋唐,再开科举,分三省,拔擢有识之士为相,共议国政。”
    “天下大势,乃天下百姓之功,如此,才是合天下之力!”
    “我要的,是收天下之权,于中枢;分中枢之权,于帝、相。”
    “届时,众人齐心,未尝不能有太祖高皇帝之功德。”
    张居正有些疲惫,缓缓坐了下来。
    心中却是感慨,他与高拱的分歧,已然不能弥合。
    他明白高拱的意思。
    中枢揽权归揽权,但不意味着皇帝就该大权在握。
    丞相是通过选拔的,通过科举公平选拔,才能带代表天下人的利益,为天下百姓说话。
    说到这一点,他终于失去了劝诫高拱之心。
    他本着有始有终的态度,略显疲惫地开口道:“天下百姓……”
    “高肃卿,什么是天下百姓?”
    “春秋时,贵族是天下百姓。”
    “两汉时,世家豪强是天下百姓。”
    “两晋时,门阀是天下百姓。”
    “隋唐时,名门望族是天下百姓。”
    “前宋时,士大夫是天下百姓。”
    “高肃卿,垄断上下,寡分权势的‘天下百姓’,你是真没在史书上见过吗?”
    “你的相府,有何不同?难道届时又让这些人朋党林立……”
    话未说罢。
    高拱勃然大怒:“科举亦有大势演进,必能有选无类,网罗天下有识之士,可得君子群而不党!”
    张居正也怒意喷涌:“你们这些结党犯上之辈,让你们把持科举,还怎么有选无类!”
    两人凛然逼视,互不相让!
    两位小张见势不妙,连忙上前来劝。
    张居正别过脸:“道不同!”
    高拱啐了一口:“竖子不足与谋!”
    张敬修连忙挡在老父亲身前:“元辅,岂可对子骂父!”
    张居正把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