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59章 惊雷炸响,摩拳擦掌

第59章 惊雷炸响,摩拳擦掌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第59章 惊雷炸响,摩拳擦掌
    “应然归圣,实然归朕。”
    这句话,注定了要在史册上大书特书。
    这一日,皇帝朱翊钧,借着廷议,宣称与诸圣划道而治。
    精神的延拓,由孔圣也好,王圣也罢,自行去钻研;但自然的运转,皇帝明言,他心中有惑,只有明证可解。
    又以道门捐赠、内廷牵头、礼部配合、工部出力,筹备一座学院,专事哲思,例如宣称与明证的因果关系、明证的标准、得来明证的方法等等。
    同时,暂定第一任山长由礼部侍郎马自强兼任,暂定左右副山长分别由,大理寺左少卿李幼滋,国子监祭酒陶大临兼任。
    毛发逐渐稀疏的工部尚书朱衡承诺,定然在一月以内竣工学院,为改元贺礼。
    ……
    十一月一日。
    还有十天就冬至了。
    天气已经逐渐寒冷了起来,昨夜一场小雨,更让今晨的风格外刺骨。
    若是先帝在时,这个时节,朝臣们就要逐渐开始迟到,甚至不朝。
    奈何两月前考成法就像一座山一样,压了下来,逼得人不得不从温暖的床榻上爬起来。
    暗中咒骂两句张居正,便穿戴好进皇宫坐班。
    每月初一十五,本是该大朝会面圣,但两宫跟内阁都以为,新帝学业繁重,又需听政修习,实在不好再添负担,便商量着改元之后再启大朝会。
    既然大会不开,那自然是要开小会的。
    廷议照常举行。
    今日参加廷议的人,似乎是约定好的一般,刚一踏入文华殿,就要被一道身影吸住目光一时半刻。
    至于为何一抬头就能看到这道身影?自然是因为众臣仿佛躲避似的,纷纷离远了半个身位,以至于这道身影周身,腾出了一个小空地。
    这般受朝臣排挤的,自然就是海瑞了。
    海瑞昨日将老母安顿好了后,今日一早,便去都察院报道了,而后被葛守礼带来了廷议。
    今日廷议时间紧任务重,众臣与皇帝互相走了个过场,便开始了正事。
    先是漕运总督王宗沐的奏疏。
    户部尚书王国光出列道:“漕运衙门上了道奏疏,户部不能专擅,大家议一议吧。”
    “漕运总督王宗沐条陈漕宜事:恤重远之地。漕运惟湖广永州、衡州、长沙,江西赣州四府道路极远且险,议将漕粮一十万四千七百八十三石八斗,每岁坐准改折。
    “直隶苏州、松江、常州、浙江嘉兴、湖州五府粮数过多,议每岁照白粮之多寡分摊改折十万石。如河南、山东,坐折例派拨无单无船之卫所轮流歇运,以示优恤。”
    简而言之,便是要将内陆四府的粮税,改为折银缴纳,不用再缴实粮,而差的这部分实粮,用两淮五府补上。
    这话刚落,群臣就面面相觑。
    实物就是实物,至多只能踢斛淋尖,吃点损耗。
    但若是折银缴纳,百姓就得再倒倒手,这其中的油水可不一样。
    将两淮的折银份额改成了实粮,就是将油水让了出去,这分明是在侵夺两淮的利益啊!
    这是王宗沐开始了,还是皇帝要开始了?
    自从海瑞回京,就屡屡有要动两淮的风声,今日一上朝,就看到海瑞这杆子杵在那里,现在又来这么一道奏疏,怎么看都有些巧了。
    不知哪些人交换了神色。
    一番意见交流后,刑部右侍郎毕锵出列道:“我曾在地方上做过事,在湖广、南直隶等地都有些资历,恰好有些了解。”
    “此事决计不可行。”
    毕锵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后历任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广西布政司右参政、按察使、浙江布政司布政使、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
    而后在南直隶应天府做过府尹。
    他口中的在地方做过事,自然是有分量的。
    “王宗沐说这五府粮食过多,那是不懂地方事情,这五府粮食固然多产,耗费也多。”
    “除了自用,还有官府征用酿造、与海外贸易等等,实际所余粮食,根本不多!”
    言之凿凿,又加上确实有地方履历,说服力极强,众人纷纷点头,以示认可。
    吏科都给事中栗在庭冷不丁问了一句:“毕侍郎是南直隶人吧?”
    话音刚落,毕锵脸色立刻涨红,扭头质问道:“栗给事中什么意思!”
    栗在庭低下头,仿佛没说过这话一样。
    王国光出面接过话茬:“好了,咱们就事论事。”
    工科给事中张道明,也出列道:“此事,还是不要开先例的好,否则容易加剧南北对立。”
    这话点到为止,但意思却很明显。
    朱翊钧饶有兴致地在屏风后面,翻阅起了这人的卷宗。
    张道明,浙江余姚人,隆庆二年同进士出身。
    这道转移支付的事,自然是投石问路的,也好看看南直隶在朝堂上声音有多大。
    要动两淮,不可避免要得罪南直隶。
    什么叫两京,说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