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65章 潜光隐耀,另起炉灶

第65章 潜光隐耀,另起炉灶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构建想象共同体的能力。
    大宋是谁的大宋,这个问题好回答,自然是皇帝与士大夫的大宋。
    那么大清是谁的大清,也很好回答,自然是八旗子弟的大清。
    但是大明不一样。
    皇帝会认为大明是自己的大明吗?有性命之忧的天下之主?当然不会。
    数代皇帝不顾天下,就是出于这种心态,大明天下?关我鸟事!
    百官会认为大明是士大夫共治天下吗?动辄杖杀,弃市的共治?当然也不会。
    贪腐成风的底色,就是天下大局与我无关,大明天下?我捞一笔就行,伱们慢慢治去。
    同样的,各种乡党,南直隶、宣大、浙江士绅、福建海商,乃至天下百姓,从上到下,都是不惮于亡国的——只要别波及到我,换个朝廷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失去了想象共同体的悲哀——实在难以想象,得国最正的大明,会沦落到共同想象体死去的一步。
    只讲利益,没有对错。
    为了自身享乐,可以长居深宫做木匠,吃春药吃到死。
    为了乡党利益,可以刺王杀驾放火烧,纠集同僚抵抗中枢。
    为了自保与权势延续,自然也可以豢养异族以自重,乃至给鞑清开门。
    失去想象共同体,必然带来运行成本无限度升高,体系僵化的终点,必然是亡国。
    所以,朱翊钧在谋划从军事、制度扶起大明朝的同时,必然要重新构建一个想象共同体。
    让大明朝,再度成为天下人的共同文化归属。
    这个想象共同体,能够让大英帝国最悲惨的挖煤工人,想到大英帝国时,都露出自豪的神色。
    这一步,这不仅是为了纠正风气,澄清吏治,也是打通南北,混一天下必然要走的路。
    甚至于,这是改良朝贡体系,必须要做的理论准备。
    朱翊钧用大明朝的本土话语,隐去了大部分内容,只简单给李贽点了两句文化认同,纠正贪腐风气的话语。
    “不错,这个名字是朕新取的。”
    “所谓想象共同体,指的是天下百姓、士绅、百官……乃至朕,通过共同的渊流、历史、经学等等,构建出一个精神上的大明朝!”
    “这个大明朝,是属于所有人的。”
    “一旦有人破坏现实中的大明朝,败坏大局,那么,便会引来所有人的敌视!”
    “如此,便能同心协力,纠正士邪。”
    “这,就是朕需要李司业来做的事。”
    一口气说完这些,朱翊钧总结道:“总之,朕需要一套新的学说,来回答,大明朝,是谁的大明朝这个问题。”
    李贽听完后,怔然无声。
    这是十一岁的少年?
    思辨水准与深度,几如开宗立派,国子监那些五经博士跟这位皇帝比起来,那真是臭不可闻的狗屎。
    这水准,别说十一岁,他李贽二十一岁时都没到这地步!
    若不是皇帝身份,他都几乎忍不住开口要引为好友。
    想象共同体,好名字,天马行空,却又让人拨云见日。
    李贽都无法理解,怎么从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口中,能说出这等精准的表达。
    只是这份精准的感觉,李贽就觉得不会像皇帝口中,用来纠正风气这么简单。
    他一时咂摸不出味来,暗暗记在心中,准备回去推演一番。
    大明朝,是谁的大明朝。
    这可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李贽开口道:“陛下,臣德薄才疏,只能……”
    朱翊钧直接打断了他,面色古怪道:“李司业莫不是以为朕要你歌功颂德?”
    “李卿,朕直言不讳地告诉你。”
    “朕找你来,是因为此事要抛开君君臣臣那一套,另起炉灶。”
    “也不是随便缝补一下这么简单,学说要反映现实,解释已有,否则是没有生命力的。”
    “李卿,除了你,朕找不到这么离经叛道,又出类拔萃的经学家了。”
    要解释已有,自然不能简单把什么民贵君轻拿来用,毕竟老百姓自己过得怎么样,又不是看不见,自己贵不贵还是知道的。
    脱离现实的理论,会给百姓违和感,别说构建共同想象体了,那只会被百姓当成厕纸。
    同时,不扎根于四书五经本身,就无法创作这样一门学说,至少朱翊钧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这才是难度所在,不脱离时代,又要另起炉灶。
    李贽无奈地摇摇头。
    难怪皇帝说他可以“安心治学”,量身定做一套学说,不安心个四五年,架子都弄不出来。
    但,难度还不止在这里。
    李贽抬头看向皇帝:“陛下说得好,学说只能反映现实。”
    “恕臣直言,若是百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再好的学说也构建不出,陛下口中的想象共同体。”
    朱翊钧点了点头:“朕明白李卿的意思。”
    “若是朕在位这数十年里,不能改善百姓的处境……”
    他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