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37章 乡音雅言,破矩为圆

第137章 乡音雅言,破矩为圆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小辈们课业——自从考校过皇帝之后,李太后就对这事有些上瘾。
    儿女还小也就罢了。
    侄子李诚铭可就遭了殃。
    愁眉苦脸跟李太后解释道:“姑母,这不是窜句棰辞,更不是骈于辩者。”
    “墨子曾言三表之法,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如今学院先生,便是研究的其二,有原之者。”
    墨子判断言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有三种,有没有历史文献,符不符合规律与事物原本属性,有没有实用价值。
    李诚铭如今便是跟着程大位钻研,怎么才算是符合规律与事物原本属性。
    但言论有这么多讲究,李太后是不信的。
    她听不太明白就算了,干脆直接呵斥李诚铭是骈于辩者,窜句棰辞。
    搞得李诚铭有苦难言,连忙搬出墨子,稍做解释。
    李太后听罢,狐疑地看着李诚铭,显然还是不太相信。
    她正要追问。
    这时候,内侍匆匆入内,在她耳中耳语数句。
    李太后立刻变了颜色。
    她也没心思再考教李诚铭,连忙吩咐道:“去寻李进,多派些人手跟上!万万不要出了差错!”
    李诚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见到姑姑有事,大呼侥幸。
    当即起身告退。
    李太后却直接给他叫住,带着埋怨的语气道:“陛下出宫去了,你快去后军都督府寻你爹,让他带人去找陛下,看护左右!”
    李诚铭听罢,这才知道是什么事。
    他疑惑道:“陛下出宫了?去哪儿了?”
    李太后没好气道:“出午门了,也不知要去哪里!现在翅膀是硬了,换小时候……”
    说到一半,她住了嘴,狠狠瞪了李诚铭一眼:“算了,让你去你就去,废话做甚!”
    李诚铭受了训,赶忙行了一礼,一溜烟不见了。
    与此同时,乾光殿中。
    陈太后头束乌纱高髻,上绾着两条金步摇,倚靠在窗边,眺望天色。
    方才逗弄狸猫的缘故,鬓发有些散乱,显出些许慵懒之意。
    陈太后余光中,是旁边正在启蒙的女儿,以及授课的李白泱。
    她回首看了一眼二人,眉眼带着柔情,微不可查颔首。
    虽说李春芳的意图不善,但如今给她女儿启蒙,确实比去内书堂上太监们的大班,实在要方便不少。
    别的不说,至少在她眼皮子低下,让人放心。
    正在这时,一名太监入内,躬身禀报道:“太后娘娘,方才万寿宫中书舍人来传话,说是陛下出宫去了。”
    “让娘娘知道。”
    陈太后静静听罢,随后点了点头:“知道了。”
    她转头招来正在授课的李白泱。
    小姑娘懵懵懂懂行了一礼。
    陈太后伸手捏了捏这个的俏丽小姑娘的脸蛋,这幅状若单纯的模样,可比她入宫的时候成熟多了。
    她笑了笑,开口道:“陛下出宫去了,你也跟上去看看吧。”
    皇帝如今频繁地人前显圣,那么,该透的风声也得透露出去。
    差不多是时候选秀了啊。
    李白泱半年未出宫,闻言喜上眉梢。
    盈盈一福,随后便被太监领着出去了。
    两宫的反应,在于皇帝没提前说。
    还以为皇帝要去哪里游玩。
    先帝就是,一门心思出宫游玩,隆庆二年二月的时候,本是说好率群臣出宫祭陵。
    结果一出门就要先出游够了,再行祭祀。
    更甚的是武宗皇帝,动辄要出宫游玩,群臣劝谏,就是一通廷杖打杀。
    出行远的话,自然免不了担忧。
    但内阁就不一样了,中书舍人自然会通知到位,去哪里也不会含糊其辞。
    所以,比起惊讶,内阁更多的是措手不及。
    张居正与高仪不约而同地豁然起身,惊道:“陛下去吏部了!?”
    张居正皱眉,不是在处置伏阙的事吗。
    怎么突然要去吏部了!?
    别的就罢了,吏部上下官吏都不知道这事,一点没准备出了洋相怎么办!
    再者说,那边十余个衙门,人多眼杂,这样临时起意,出了事如何是好。
    郑宗学见两位辅臣这反应,补充道:“陛下领着一干中书舍人、庶吉士、翰林编修等,出察吏部,是为视阅考成法。”
    话说完的功夫,郑宗学眼前哪还有什么阁老。
    两位辅臣已然夺门而出,直奔午门外了!
    ……
    微末时痛恨四不两直,风生水起时理解四不两直。
    如今当了皇帝,只是第一次,就爱上了四不两直。
    吏部衙门外。
    锦衣卫、金吾卫、东厂洒满了承天门前的千步廊,驱散着恰好在各衙门办事的士绅、学子等。
    千步廊两侧遍布官署。
    五军都督府、锦衣卫、通政司、六部三监、宗人府、翰林院等等。
    以往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