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48章 勤劳匪懈,完粹淳庞

第148章 勤劳匪懈,完粹淳庞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然,到时候自己想的话,总有兵事将顾寰叫到廷议上去的。
    马自强闻言,略微放下心来。
    不过还是有些犹豫。
    他小心翼翼问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便与兵部职权有所交迭了。”
    别看京营名义上归总督管辖。
    但实际上插手的各方多了去了。
    兵部侍郎协理戎政,视阅侍郎视阅京营九边,右都御史督理京营,乃至科道言官视察的时候,说话也比总督好使。
    如今皇帝显然是有意将京营的实际控制权,收回到总督手中。
    武臣想上桌吃饭,骂娘的人必然不会少。
    但马自强这话,朱翊钧自然想过。
    不然他也不会先问马自强有没有礼法上的支持了。
    朱翊钧略微露出一丝不耐烦:“各司其职嘛。”
    “大宗伯不妨先告诉朕,礼制上有没有妨碍?”
    礼制的事情,其实随便找个中书舍人,都能翻出一大堆成例来。
    但方案归方案,更重要的反而是马自强跟礼部的态度——朱翊钧现在要的就是一个态度。
    马自强见皇帝脸上已然露出一丝不耐,情知需要决断了。
    他将京营的沿革、兵部的人事、皇帝方才的言语,迅速从脑海中过了一遍。
    片刻后。
    马自强咬了咬牙,下拜道:“陛下,此事自有成例。”
    “国朝之初,多有武臣兼领中枢文职,参决国家大政。”
    “汤和、邓愈便兼为御史大夫,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更是共议军国重事,总中书省、御史台。”
    “若说彼类皆是特例,那还有洪武三年旧制,诸臣封爵时均加参军国事、同知军国事、同参军国事等号。”
    “此为,祖宗成法。”
    马自强说完,吐出一口浊气,在寒冷的冬日,醒目至极。
    朱翊钧欣慰地看向马自强,露出笑容。
    他将马自强肩上还未化去的雪花掸开,将人扶起,激赞道:“大宗伯果是饱学之士,礼制成法,全然包囊在胸。”
    “既然如此,那便以朵颜卫之议,加京营总督‘参知军事’,列席廷议如何?”
    马自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决定是对是错。
    只胡乱应了一通。
    朱翊钧颔首:“那朕稍后知会吏部温卿,让他去礼部寻大宗伯,二卿且看看,如何上奏此事合宜?”
    马自强迟疑片刻,还是躬身一拜,应了下来。
    涉及到官身礼制的变动,礼、吏二部出面是必须的。
    但皇帝却决口不提兵部,显然是已经打定主意撇开兵部定下此事。
    土木之后,历代皇帝与兵部争夺京营,可谓旷日持久。
    但以定制的形式,让武臣入廷议参知军事,可还从未有过。
    小皇帝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了啊!
    马自强一边想着,一边在内臣的引领下,告退离去。
    一旁的中书舍人郑宗学看着离去的礼部尚书,以及怔怔出神皇帝,默默停下了笔。
    将手放到嘴边,轻轻哈了一口气。
    小动作还未做完,便听到皇帝的声音。
    “郑卿,你觉得这位大宗伯如何?”
    郑宗学迎上皇帝的目光,见皇帝出神远望,他也顺着皇帝的目光看去。
    他看着马自强离去的背影,沉吟片刻,开口道:“完粹淳庞。”
    朱翊钧哑然。
    越想越是好笑,忍不住摇头重复道:“完粹淳庞,实然矣。”
    说罢,他再度看了一眼马自强,转身进了安民厂大门。
    ……
    奏对只是插曲,视阅还是要继续。
    甚至说,王崇古既然有意对朵颜三卫动兵,那么更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家底。
    不检查一番武器装备,看看到了什么世代,怎么放心轻启战端?
    朱翊钧抚摸着身下钢铁巨物,开口问道:“如今兵仗局年产火器多少?”
    兵仗局掌印太监连忙回话:“回禀陛下,并无定额。”
    “嘉靖时,本局三年一次成造,用银二万四千两,出产火器数量以种类造价不同而有所出入。”
    “嘉靖四十二年,拨银减为一万六千两,三年一造,改为五年题准每年修造换给。”
    “隆庆三年减为八千三百两。”
    朱翊钧闻言,不由皱眉。
    按理来说,只要战事不停,军工产量只有涨的份。
    怎么产量还一直萎缩了?
    见皇帝神情有所不悦,一旁的张宏不动声色解释道:“陛下,除了兵仗局以外,军器局亦有火器制造。”
    “且军器局有兵部大使提管,营厂工部主事协管,六科给事中阅试,户部也时有划拨银两。”
    “其产出颇多,火药每年数万斤,连珠炮铅弹等二十万余枚,鸟铳一万二千杆。”
    “渐渐,兵仗局便缓产了。”
    朱翊钧闻言,这才恍然。
    说白了还是兵仗局是内廷全资的,外臣进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