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66章 红袖添香,论道经邦

第166章 红袖添香,论道经邦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中书舍人分为“实授中书舍人”,与“试中书舍人”。
    国朝设科取士,有职人员入品流者,不得入试,七品的中书舍人,无论实授还是试,都不得考。
    但在宪宗皇帝制外开恩,允准阁臣吕原之子,以中书舍人入试后,后世便有了新的祖宗成法——允许试中书舍人入考。
    所谓,先入官,再考非全进士,资历学历,两不耽搁。
    张宏闻言,迟疑片刻,问道:“陛下,是不是等放榜后再去宽慰会好些。”
    不放榜就宽慰,这不是消息偷跑么?外边会传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
    朱翊钧经过提醒,这才回过神来。
    越来越忙碌了,差点大意出错。
    他赞赏地看着张宏,颔首道:“放榜后再去。”
    张宏这才释然退到一旁。
    ……
    戌时过半。
    朱翊钧仍然没有歇息的意思。
    他取过殷正茂的奏疏,翻开阅览。
    说是海贼林凤复扰潮惠,泊舟钱澳(潮汕、惠州),挟求招抚,问应该剿灭,还是再度招抚。
    朱翊钧略作圈点后,交给了张宏,命其下内阁商议。
    随后又如法炮制,处置了好几份奏疏。
    自从他下诏选妃之后,内阁送过来的奏疏就越来越多了。
    大事小事都有,涉及到军务、人事、财税各个方面。
    他批改完后,又送回内阁商议拟票,有不同意见,有时候还会来回走上好几轮。
    这些奏疏,显然是内阁有意送来练手的,好循序渐进一段时间。
    朱翊钧自然好好配合。
    他翻到倪光荐的奏疏,似乎想起什么,随口问道:“朕听说,通政使倪光荐今日廷议差点被打?”
    通政司是一个理论上应该很强势的部门,毕竟是给皇帝传递奏疏的。
    但在历代皇帝百年如一日地无心处理奏疏后,地位一落千丈,已经没资格上桌吃饭了——廷议甚至经常不叫通政使。
    朱翊钧以后肯定是要好好处置奏疏的。
    所以,在何用庆致仕后,朱翊钧为了让倪光荐上桌吃饭,特意加虚衔礼部尚书,仍掌通政司事。
    结果上桌吃饭没吃成,今日廷议还差点被打。
    这不是欺负新臣蛋子么?
    张宏闻言,小心翼翼解释道:“陛下,没有打起来,只是拉扯了一两下。”
    朱翊钧对武德充沛的朝臣,已经习以为常。
    他面色不改追问道:“什么由头?”
    张宏斟酌片刻,开口道:“陛下,倪通政使与霍都御史因为班次的事情,纠缠了一会。”
    随后,他这个现场目击之人,便将缘由,向皇帝一一道来。
    倪光荐一月上任的通政使,已经上廷一月余了,其实说不上不熟悉,只是有些教条罢了。
    所谓教条,就是按照《礼仪定式》的成法,倪光荐加衔礼部尚书后,其人的班次,应该在都察院之前。
    是故,他上任之后,一直都是堂而皇之站到葛守礼前面去了。
    葛守礼老实人,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今日左都御史葛守礼有事没出席廷议,都察院来的是右都御史霍冀。
    霍都御史看到通政使站在自己前面,当即头脑发热,一把将倪光荐拽到身后去了。
    倪光荐被拽了一个踉跄后,也是气血上涌,怒目而视,站在霍冀前面说什么都不肯挪步。
    两人一拉一拽,确实是险些打起来,得亏内阁跟纠仪官徐文璧出面说和,这才将二人分开。
    “事后两人分别与纠仪官申辩。”
    “倪通政使说,他加衔礼部尚书,按照《礼仪定式》,部院大臣品级相同,而班有先后,则以衙门为序,礼部尚书就是应当站在都察院之前。”
    “霍都御史则说,倪通政使虽然与他品级相同,却仍掌通政事,乃欲班其上,是以通政加于都察院之上,非制也。”
    “徐国公与内阁一时难以分辨,便权让二人分列左右,等而班之。”
    朱翊钧听罢,沉默了好半晌,才吐出一句话:“以后廷议不许打架。”
    随后又以殿前失仪为由,将二人罚俸一月,算是各打一棒。
    按理来说,这事还是霍冀说得有道理一点。
    但朱翊钧作为怂恿通政司上桌吃饭的拱火者,自然是要拉偏架的。
    张宏闻言,默默记了下来。
    而后其人却是看了看时辰,轻声提醒道:“陛下,差不多该歇了。”
    戌时走了一大半了,皇帝该睡觉了。
    朱翊钧合上奏疏,搁到一旁,而后有些犯困地揉了揉眉心:“快歇了,大伴去将新报与东林学报取来。”
    张宏无法,只好去听命行事,只盼皇帝早些完事歇息。
    等张宏取过一沓报纸,摆在桌案上后。
    朱翊钧才摆了摆手:“大伴去准备吧,朕写完这点东西就来歇息。”
    皇帝要睡觉,准备工作可不少,更何况皇帝现在还有个选侍侍奉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