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绸缪

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绸缪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绸缪
    殿试结束,恰好是正午时分。
    朝官自然没有让新进同僚们饿着离开皇宫的道理。
    礼部官早已按制备好了殿试酒饭,每桌茶食五碟、果子五碟、饭一份、菜四色、酒五钟。
    每名进士再发馒头二个,汤一碗。
    吃得比较简单,因为礼部还组织了晚宴——好东西都在晚宴上,什么鹅、羊、鹿、熝猪肉、火熏腿,可谓应有尽有,用辽东吉祥话来说就是,这不得吃死?
    不过,进士晚宴的伙食固然好,却并不是所有贡生都会赴宴。
    殿试结束,除了志在庶吉士的考生们还绷着一根弦之外,其余考生在走出皇极殿的一刻,便彻底放松了下来。
    这种放松的心态之下,心中所想的可不是什么礼部宴。
    而是回房间蒙头好生睡上一觉,抑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去勾栏吟诗作对。
    李坤便属于前者。
    他以腹痛为由,向礼部官告了今夜晚宴的假。
    而后便将馒头收进怀里,匆匆离开了皇宫。
    太累了。
    从二十六岁中举至今,已经考了十三年的进士了。
    宗族的殷切期盼,没日没夜的悬梁刺股,加上日渐衰退的精气神在身后催逼……他在心中感慨一句累,已经非常含蓄而内敛了。
    此时此刻,他只想放空一切,将什么科举、进士、庶吉士,全都抛诸脑后,卧榻酣睡到五日后的放榜。
    可惜。
    出来做官就是卖命的,从高中的一刻起,什么时候休息,已经身不由己了。
    李坤方一解衣躺回榻上,房门便不合时宜被敲响。
    笃。
    笃笃。
    李坤揭开被子,两只眼睛已经恼火得对一块去了。
    河南会馆这些人也太不中了,奉承能不能等人休息完了再说?
    天天拜访天天拜访!
    不是京城的员外,就是河南的老乡,本身就不胜其烦了,今天说好要休息,还挑在这个时候来打扰!
    李坤李老爷正是高中恣意的时候,也不管什么养气功夫了。
    他起床气十足地冲冲来到门前,用力拉开房门。
    正要出言呵斥。
    却见并非是河南会馆的熟面孔,反而是两副陌生的面孔。
    两名男子穿着普通,面相却略显阴柔,让李坤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李坤摸不准来路,自然将原本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二位这是?”
    为首的男子也不寒暄,开门见山:“李老爷,我家主子有书要赠您。”
    说着,身后之人便将手中的木匣打开,取出一本书,递上前来。
    李坤见二人这样没礼数,连个来路都不通报,心中反而更加惊疑。
    他鬼使神差便接过书籍,低头看了一眼,《吕氏乡约》。
    李坤皱紧眉头,这是什么意思。
    他好歹是准进士,对于这些“非畅销类古书”,也同样熟知于胸。
    此为“蓝田四吕”,也就是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在熙宁九年,所著的一本用于约束乡里——越过州府衙门而约定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书籍。
    洪武年间,世家乡绅无德,太祖皇帝便听从解缙的建议,“仿蓝田吕氏乡约及浦江郑氏家范,率先于世族以端轨”,也就是将吕氏乡约作为世家行事的典范。
    其后的正德年间,南赣地区山民起义不断,王阳明亦是在清扫边患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南赣乡约》,用以约束不从政令的江西老表。
    但,典范世家也好,约束草民也罢,跟他李坤有甚关系?
    这书又是谁送过来的?
    李坤想到这里,便将书合上,欲归还回去:“不知二位的主子是哪位长者?”
    阴柔男子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摇头退后:“我家主子的意思是,希望李老爷好生研读。”
    说罢,他也不等李坤回话,径直转身离去。
    李坤定定看着两人离去,脸色爬满了愁思。
    好半晌后,他才将房门关上。
    李坤随手一抛,将书扔到桌上。
    整个人四仰八叉躺回床上,被子一蒙,两眼一闭。
    猜猜猜!小孩子还猜!
    他李老爷这辈子最讨厌这些喜欢让人猜谜语的!
    讨债归讨债,说清楚点是掉位格还是怎么的?
    整天不学好,跟个嘉靖皇帝一样!
    心中腹诽的功夫,李坤视线再度朦胧起来。
    显然,插曲也不足以遏制李老爷的睡意翻涌。
    不多时,房间中便响起了呼噜声。
    ……
    三日后。
    李坤将《吕氏乡约》与《南赣乡约》放回桌案上,只拿了一本《浦江郑氏家范》下楼吃饭。
    他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几个爱吃的菜,再度津津有味看起书来。
    猜肯定是不想猜的,但既然有长者让他好好研读某书,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