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76章 善骑者堕,运筹帷幄

第176章 善骑者堕,运筹帷幄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那就必死无疑,能够以策万全,便不要冒险。”
    他口中指的冒险,除了军事上的,更是不想与察哈尔部、喀喇沁部这些蒙古左右翼起太大的冲突。
    皇帝和内阁特意嘱咐过,不要将杀鸡儆猴的事,演变成与两位蒙古汗的大战。
    至于朵颜卫?
    区区四千骑而已,只是跳得欢罢了,实则早已拉了清单。
    董狐狸其人,戚继光早就想杀了。
    隆庆年间,影克死后,董狐狸率骑四千,侵略蓟边。
    戚继光彼时便上奏过朝廷,说“土虏固为酋帜,董狐狸实生祸阶,宜声罪剿捣便。”
    可惜,当时蓟辽总督与兵科给事中并不支持对朵颜卫用兵,未得中枢允准。
    前者说“属夷当剿,地阻崎岖,宜缓剿便”——应该剿杀董狐狸,但剿杀董狐狸却不太应该。
    后者说“恐边地险阻,将帅不习,宜慎处万全,方可言战。”
    虽然意见保守,但却并非空穴来风。
    当初蒙古左翼万户察哈尔部东迁,朵颜三卫中的泰宁、福余,旋即被吞并。
    只有朵颜卫,依靠“皆入深山,拒险相持,草木稀密,俱难深入”,负隅顽抗了数年之久。
    可以说,要想打上门去,就必然要客场作战,处处受制。
    若非如此,边军早在隆庆年间就动手了,哪容董狐狸折腾到现在。
    也正因如此,戚继光才会说董狐狸出巢,就必死无疑——董狐狸在宣大、蓟辽无本万利地劫掠了十余年,恐怕都忘了大明朝边军还有主动露出獠牙的选择。
    陈子銮被训斥一顿后,老实了不少。
    他试探着开口道:“戚帅,胡总兵那边应当快到了,届时董狐狸得闻消息,率部与东西虏酋一并撤离又如何?”
    如今董狐狸出兵侵略,只将部分亲信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了土果根境界,看守老巢;另一部分则驻扎在大宁北境界,用以约束长昂。
    胡守仁便是奔着这二处去。
    董狐狸得知后,恐怕未必还敢回燕山。
    戚继光抖了抖盔甲,用一种洞悉的眼光审视着长城外:“卑麻台吉不是土蛮汗,他没理由替别人做嫁衣。”
    说道这里,他忍不住摇了摇头:“不要将鞑靼当成我军,部落酋长之属,终究是蛮夷。”
    若不是蛮夷,也不会蒙古左右翼弄出双话事人这种事了。
    蒙古人,可没有什么中枢,没有什么大局。
    ……
    又过去数日。
    鞑靼万骑的侵略如火,似乎拜倒在了长城的不动如山之下。
    数日之间,董狐狸几次试图冲关,皆是无功而返。
    转进如风至别的关口,同样是守军以逸待劳。
    分兵各处,不约而同留下几具尸体后,再度聚集到了一起。
    城头上的旗帜挥舞,丝毫没有疲软的迹象。
    蓟镇的防御,太正常了。
    正常得不像大明朝的军队。
    终于。
    在多日徒劳之后,叩关长城的蒙古诸部,终于一哄而散。
    蒙古包趁夜悄然收起。
    哨骑默默收回大半,只留小部分照看身后。
    各部首领连照面都没打,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一声不吭地离开。
    董狐狸跨骑在马上,借着月光,看着流散的各部铁骑,心中沉重。
    戚继光太难缠了。
    他在蓟辽劫掠十余年,也就戚继光来后,才如此屡屡受挫。
    嘉靖年间,随黄台吉攻入宣府,直逼滦河,可谓如入无人之境。
    嘉隆之交,界岭口更是后花园一般,随进随出,过冬之物资,唾手可得。
    直到戚继光到了蓟镇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
    隆庆四年与速把亥、炒花拥兵上万叩关,在其人抗拒之下,徒劳而非。
    万历元年以为新旧交替,边军不稳,结果叩关喜峰口之后,差点成了其人的战功。
    本想今年有着土蛮汗的支持,纠集察哈尔部诸人,合朵颜三卫卷土重来,多少能有些战果,巩固地位,孰料落得个一哄而散的结果。
    或许……他应该与速把亥、黑石炭、炒花,从辽东下手的。
    说不得李成梁其人,能够一击即溃。
    董狐狸心中胡思乱想着,将四千骑的老本,逐一清点收拢后,呼啸而归。
    四千骑不准确,应该是四千二百九十骑——所以说王崇古在军事上极其靠谱。
    年前回忆上,王崇古便对朵颜卫的部众有过大致推测——部众当在六万人,青壮一万一,约兵四千骑。
    这个数目,确实与实情出入不大。
    朵颜卫正渐渐被蒙古左右翼分食。
    在骑兵同样有所体现。
    如今被俺答汗所辖的土默特直接消化朵颜卫骑兵,有四部2050骑,被土蛮汗汗所辖的察哈尔部直接消化的,有五部1800骑。
    剩下的十四部4290骑,才是董狐狸能够直接控制的部署,同时也是他压制长昂,意图摆脱右翼,向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